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fēng)首頁
> 文化驛站 > 正文
嶧山九美,美在那石、那水
http://www.caoliu14.com?2014-04-16 15:44? ?來源:新華副刊
我來說兩句
九
嶧山整體風(fēng)光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嶧山海拔五百八十余米,山周十余公里,俊俏挺拔,景如星列,許多地方是移步異景,景仰仰止。
來到五華峰后,讓我們順西路下山的路線觀摩幾處景點。白云宮又叫白云五華宮,亦叫通明天宮。宮中瓊臺玉宇,松柏雜陳,給人深山古剎,世外仙界的感覺。宮內(nèi)有白云洞,又名玉帝洞。洞內(nèi)有漢白玉石雕刻的玉帝像。像座下有一洞穴,相傳與海相通,稱為海眼。洞前有玉帝殿,殿左有萬年松和三皇殿。殿右有四圣殿和圣水井。圣水井是一天然山泉,長年不枯。殿后有北望思親石和嶧山行宮。玉帝洞不遠處,有遠塵子飛升臺和遠塵子之師姚真人的墓塋。據(jù)此,似乎可以感受到嶧山的“仙氣”。白云冉冉,山嵐飄渺,凌云蹈虛,隨風(fēng)飄散的是情枷欲鎖……
過了南天門,再往下行可到半山亭。嶧山古建筑中曾有三十一亭,半山亭望日瞻云,別具一格。此亭南北走向,長廊式,重檐結(jié)構(gòu),古色古香。最讓人叫絕的是遍及山岫的象形石,你仿佛來到了巨大無朋的蠟象館,各種動物形體逼真,唯妙唯肖;又仿佛看到了滄海桑田,水落石出的瞬間,各種海獅、海豹、海象、海狗都被定格在沙灘上。這大概可算嶧山的“靈”氣。這些象形石,是那樣逼真生動,富有神韻,大自然形成的“蒙太奇”,在這里描繪出了精彩的一筆……
再往下行還有八段錦,子孫石。
倘若走東路,一路有萬壽宮、一線天、長廊壁、掛線石、冠子石、仙人洞、石鼓洞、蓮花池、一鑒亭、金魚池、隱仙洞、徐八寨等勝跡。這樣集中的景點,鑲嵌在十八里山道上,的確讓人感到如臨幻境,美不勝收。
嶧山,歷史文化名山,風(fēng)景這邊獨好!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