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應征
我的朋友A和我同在一個城市工作,我們都從事著同樣的職業:機關文秘,我們也有著同樣的愛好,喜歡打兵乓球。過去我們幾乎每天都要擠出時間,在我們機關活動室博弈。累了,就在一壺濃茶的氤氳中談論著那些名人的名著,探討大師們高超的寫作手法和獨具匠心的寫作技巧。雖然我們的職業被人稱之為“枯燥一族”,但我們像在一張白紙上繪畫一樣,把它點綴的七彩斑斕,有聲有色。
從去年夏天開始,我們這種日子出現了變數,連續多日沒有他的電話,也沒有短信。后來得知他的母親得了腦血栓。這樣他除了上班,就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照料母親身上。按說母親病了,還有妻子照料,可是年初兒子和兒媳去北京開飯店,把生下不到五個月的孩子交給了他們兩口子看管。孩子年幼離不開大人,老母親又患病臥床難以自理。雙重的生活擔子壓得他們實在夠嗆。朋友在城里沒有住房,為了照顧母親和下一代,他每天中午12點下班,都要抽出時間騎上摩托車,行程20多里路回家。回到家,一是要為母親做飯,二是要給母親清洗屙臟的褲子。每天他都要這樣來會往返,重復著同樣的事情。
進入冬季,天氣漸冷。鄉下的冬季似乎比城里的冬季更嚴寒。這樣的天氣對于年過八旬的老人,特別是對于下肢癱瘓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為了緩解母親的病痛,他把母親接到自己所在的單位,把母親安置在機關院的一座閑著的房子里。雖然房子不大,可是暖氣很熱的。說啥要比鄉下的土爐子暖得多。最初母親并不愿意來,母親說,他一個耄耋老人,而且一身臭氣,怕去了給兒子丟人。他卻不以為然的說,這有啥丟人不丟人的,誰家里沒有老人。他說這樣很好,一方面照顧了母親,一方面又不耽誤工作,兩全其美。
母親到了機關后,情況并不像他的母親所憂慮的那樣,給兒子丟面子。反倒是機關的領導和干部們看到他那樣的傾心呵護,執著的照料著整天臥床不起的老母親,大家都為之感動。紛紛前來看望和問候。大家一致稱贊他是一個好孝子,號召大家向他學習。還有好事著,把他愛母的事跡刊登在報紙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