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是一個母親”
“20多年來的特殊教育工作經歷,使我深深體會到,愛心是從事這項工作的基礎。我自己也是一位母親,每當面對著這些孩子,那種源自內心的母愛便油然而生。”黃金蓮如是說。
多年前,學校一個叫林詩漳的孩子突發疾病住進了三明市第一醫院,醫院發出病危通知。由于孩子的養父母都是農民,家里能賣的、值錢的都賣了,實在是沒有能力再給孩子治病了,孩子是死、是
活,只能聽天由命。看到這情形,黃金蓮忍不住哭了,并掏光了口袋里的600元錢給了他的養父母。隨后,她又去了醫院,向醫生了解情況后,立即趕往學校召集全體教職工,向老師們發出倡議,很快就籌集到了醫療費用。
“特校的孩子們或多或少總有些自卑,讓他們重新樹立信心,讓家長們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黃金蓮告訴記者,在特教的路上,各種各樣的狀況時有發生,有時她也會感到艱辛和疲憊,但每當面對家長們的期待,面對孩子們那單純的眼神,她總會感覺到有種責任不可推卸。看著堅強可愛的孩子們一步步超越自身的缺陷,健康快樂地成長,畢業后順利地融入社會,她的信心和動力也更足了。
孩子們進步是最大的回報
在特教學校里,孩子們的生活適應能力和學習接受能力都相對欠缺,這就要求老師們更有耐心,付出更多的努力。每年新生入學是黃金蓮和老師們倍感艱難的時期,這些來自各地的孩子性格迥異,年齡又小,由于自身的缺陷,對父母的依賴感較強,短時期內難以適應新的學校生活,有些孩子甚至抗拒學校老師的接近。許多孩子都是淚水漣漣地送走自己的父母,有些學生甚至
又哭又鬧,拒絕吃飯喝水。黃金蓮和老師們便耐心地和這些孩子溝通,努力與他們培養感情。孩子想念父母,不肯吃飯,他們就一口一口地喂飯。
有一個叫盧惠娟的女孩,先天聾兒,但耳朵還有一絲殘存的聽力。黃金蓮堅信可以讓她開口說話,于是,每天教她口型,讓她按著自己的喉嚨,感受喉嚨的振動。每晚回到家,黃金蓮的嗓子又干又啞,喉嚨被一次一次地按著,也痛得受不了。一個多月后的一次課堂上,她突然叫出一聲“老師”。“當時我眼淚都下來了,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黃金蓮感嘆。入學一年后的一次文藝演出,盧惠娟同學在臺上完整地唱出了《世上只有媽媽好》。
多年來,黃金蓮已經堅信不疑:“雖然這里的每個孩子都是特殊的,但只要我們不厭其煩地耐心教導,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一切都會變好。而看著孩子們一點點進步,便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8“奇跡寶寶”見證海滄大愛 大黃鴨接力向全國蔓延
- 2014-03-24禮遇志愿者 讓善良大愛循環流動
- 2014-03-24行小善常積德 留大愛耀人間
- 2014-03-24兩岸大愛匯聚,托起“奇跡寶寶”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