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正是梨花盛開時節,邯鄲魏縣萬畝梨園景區到處都是賞花人群。而在人群里,有一位男子背著老母親徒步賞花,被人攝入鏡頭傳至網絡,“孝男背母賞梨花”隨即走紅。經過多方查尋,4月9日,記者了解到,畫面中的男子是邯鄲市復興區國稅局一名稅管員。(4月10日,新華網)
春光燦爛,梨花潔白,馨香陣陣,梨花樹下,中年男子身背母親,走走停停,徒步賞花。母親白發蒼蒼,但笑容滿面;兒子氣喘吁吁,但一直向前。這樣畫面,別說目睹,就是想想,也會覺得溫馨感人,確是“梨園最美風景”。
清明節剛過,敬老孝親的話題不斷被人們熱議。然而,孝敬父母,做遠比說更重要。父母給了子女生命,從嗷嗷待哺到牙牙學語,從蹣跚學步到健步如飛,從懷里撒嬌到成家立業,父母花費的心血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當子女長大了,飛高了,走遠了,父母在哪里?他們頭白了,牙掉了,背駝了。一說孝敬,大多數人總是想到寄點錢、買點東西。可父母需要的僅是這些嗎?可是時間成了一個問題。
“背母賞梨花”的公務員,無疑給為人子女者做了良好的示范。你看那白發蒼蒼下的如花笑顏,不就是個幸福的明證嗎?中國有句古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孝親敬老的最好辦法,就是在老人健在的時候,多一些陪伴。說說話,嘮嘮嗑,逛逛街,下下棋,這些天倫之樂,不但是老人的幸福,也是兒女的財富。
可是,奇怪的是,不管什么事,只要車上了“公務員”,總有些不和諧音。這不,一聽說“背母賞花”的男主角是國稅局的稅管員,馬上就有人認為,他這是在“作秀”,并質疑老母親“不能坐輪椅”嗎?筆者認為,這樣的言論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敬老孝親,是每個人的職責。難道公務員孝敬老母親還得藏著掖著嗎?
讀到這樣的圖景,筆者認為,我們最該做的,是反思自己對待父母的方式,而不是先貼標簽,再惡意揣測。這樣的做法,不但傷害了當事人的感情,也無益于社會敬老孝親風氣的養成。
無數人曾贊美過年輕母親與年幼孩子迎著朝霞嬉戲的蓬勃之美,也無數次贊美過白發夫婦攜手相伴共沐朝霞的寧靜之美。我們為什么不能把最衷心的贊美獻給這位比梨花還香的“背母賞花”人,然后平心靜氣,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9文明祭掃,傳遞孝道文化正能量
- 2014-04-02“清明代掃”勿讓孝道變味
- 2014-04-02好孫女盡孝道,照顧奶奶30余載
- 2014-03-24“孝心孩子”評選長成孝道參天大樹
- 2014-03-24挖掘和創新孝道文化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