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單位首先做出了表率。緊扣社區居民需求,思明區各級文明單位繼續定期走進社區開展結對幫扶、文明引導、潔凈家園等各類主題服務。
思明區的在職黨員則把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作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抓手,按照居住區域、掛鉤聯系、工作職業、興趣愛好等情況到社區黨組織報到,共同投入所在社區開展“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行動的生動實踐。
帶著蓬勃的朝氣,團員青年將深入社區,圍繞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社會教育、愛心學堂、社會實踐、成長關懷、助弱維權等七個方面的志愿服務。
去年春節前的一天,廈門海關公務員楊冬梅帶著她的孩子,一如往常來到了溪岸社區居民老程的家中。老程今年60多歲,獨自照顧著腦癱的兒子30年。在得知老程家的情況后,楊冬梅和幾位熱心人士與老程結成了對子。每逢傳統假日,他們都要上門看看老程,為老人打掃衛生、整理房間,并將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籌集的捐款,購買一些愛心物品送給老程。
在外籍人士聚集的思明區官任社區,則活躍著一群“洋媽媽”志愿者。這些“洋媽媽”來自意大利、澳大利亞、荷蘭等十多個國家,Chantal是她們中的一員。今年3月,在官任社區舉行物物交換的活動,所得的款項將捐獻給街道的愛心超市。Chantal和她的伙伴聽說后,提前把家里閑置的衣物、文具收拾好,裝進行李箱里拉到了現場,進行義賣或者物物交換。平時,“洋媽媽”志愿隊在社區里為其他的外國人提供生活、就醫、就學以及休閑等方面的幫助,并為社區居民提供義務翻譯。“廈門人很友好,我們也希望為這個大家庭做些事。”“洋媽媽”們說。
2011年以來,思明區不斷探索推行“社工+義工”的志愿服務模式。前埔南社區是目前廈門市最早設立專職社工崗位的社區,在整合社會資源的基礎上,精心打造了“社區兩委指導、專家教授專業督導、專業社工引領、志愿者共同參與”的社區“關愛中心”項目。該項目為居民提供醫療保健、精神慰藉、心靈撫慰、文體活動、能力建設、個案服務等專業社工服務,真正滿足社區居民多元需求。
點燃熱忱 搭建志愿服務大舞臺
良好的機制和多樣化的志愿服務平臺讓愛心行動時時可為、處處可為、人人可為,也讓志愿者們找尋到了實現價值的現實舞臺。
“我終于找到真正的志愿服務的廣闊天地,”在“全能志愿者”王忠武看來,過去的志愿活動,有些時候必須犧牲和家人相聚的時間。但思明區志愿服務活動的持續開展,已經逐漸“變成了與朋友們聚會的一個方式”。而最讓人欣喜的是,一同參與其中的女兒變得文明禮貌、孝順懂事。王忠武說,或許這就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回報吧!
現在,思明區搭建的眾多志愿服務平臺,將這些有愛之人聚集在一起。而這股來自民間的力量也推動著思明區志愿服務的持續發展。《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管理辦法(試行)》和《關于開展思明區“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志愿服務進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的相繼出臺,使保障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期化、規范化方面,顯示出越來越明顯的效果。
一系列制度規范和機制創新,將志愿服務的點滴努力,聚沙成塔,積土成山,讓已經“落地生根”的志愿服務理念在思明區的每一處“開花結果”。正如藍永生老人所說的,“志愿服務是思明區‘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幸福思明 創新引領’等理念深入人心的真實寫照!”,廣大的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注入了新的活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10廈門湖里金安社區:全省率先開展社區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
- 2014-04-10海滄:打造全國唯一兩岸志愿服務交流平臺
- 2014-04-07廣西柳州現雷鋒超市 可私人訂制志愿服務
- 2014-04-03廈門深化“鄰里守望·情暖廈門”的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