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辦法 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
為了打破志愿服務的臨時性和零碎化,今年3月,思明區出臺了《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管理辦法(試行)》(簡稱辦法),明確規定了義工注冊管理的細則,同時實行了義工試用制度。
協會設立義工數據庫,對每一位義工的個人信息進行分類登記,義工們可以根據特長和愛好自行申報崗位。
在曾厝垵社區義工服務點,廈門工商旅游學校導游班的阮宏偉和他的同學們就成了義務導游,為游客們提供著各種服務?!拔覀兪菍W導游的,曾厝垵游客多,我們可以在義工服務點,把所學的知識用上,做公益的同時也鍛煉了自己?!?/p>
辦法中還規定,新加入的義工半年內必須服務12小時以上,通過試用期考核后,才能獲得協會的注冊認證。而三個月內,無正當理由未參加任何一次志愿服務工作的,視為自動退出。下一步,思明區將依托中國志愿者網和東南網《思明城市義工》志愿服務專題網站雙平臺,發布活動信息,義工網上注冊報名,志愿組織核實認定,不斷推廣志愿者網絡注冊、招募制度。
志愿者服務社會,社會回饋志愿者。辦法中還規定,當注冊義工年暮、患病和有困難時,可以優先享受相應的志愿服務,義工們相當于為自己在“愛心銀行”里辦了“儲蓄”服務,這實質上也是對志愿服務的一種精神嘉許或社會禮遇。
“把對志愿者的回報制度化固定下來,這是跟國際接軌的先進做法,有助于維系并激勵更多人加入義工隊伍。”思明區委文明辦主任王一青表示。
除了日常的榮譽評定、表彰獎勵外,思明區還建立起了義工們的星級、培訓制度。在義工數據庫中,將服務時數(或突出貢獻)、相應成長技能課程、幫帶質量三項綜合統計與星級義工評定實現掛鉤。服務時間累計達到30小時以上的,為“一星級義工”,服務時間累計達到60小時以上的,為“二星級義工”,以此類推。目前,協會的星級義工已經達到60人。
深入社區 發動更多力量參與志愿服務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現在,“周末做義工”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廈門人參與其中的生活方式,而這正是廈門市思明區志愿服務制度化的一個縮影。
早在2008年,思明區就率先全市成立了志愿者聯合會,志愿者人數達9.56萬人;社區志愿服務站建設覆蓋96個社區,組建起176支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常態化地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逐漸形成了志愿服務功能與區域統分結合的組織格局。志愿者們立足在社區,從小事做起,從房前屋后做起,不斷培育志愿服務精神,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構建起了新型的城市人際關系。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社區是社會的基礎,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單元。鄰里之間互幫互助互愛,是和諧社區、和諧社會最基礎的情感元素。去年1月,思明區啟動了以“鄰里守望,情暖廈門”為主題的“身邊好鄰居”行動,之后正式發布了《關于開展思明區“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志愿服務進社區工作的實施意見》,搭建起了志愿力量和社區居民之間的橋梁紐帶。
出租車司機和老人結對子,接送老人看病、觀光游覽風景;學生、文明單位、黨員們和社區里的孤寡老人結成對子,走進老人家里,了解老人的生活情況,為老人清潔衛生……根據實施意見,為了發動社會各類成員參與到社區共建,思明區采取項目運作、菜單運作、靈活運作等模式,引導學生、文明單位、在職黨員、團員、義工等各類志愿服務力量服務社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10廈門湖里金安社區:全省率先開展社區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
- 2014-04-10海滄:打造全國唯一兩岸志愿服務交流平臺
- 2014-04-07廣西柳州現雷鋒超市 可私人訂制志愿服務
- 2014-04-03廈門深化“鄰里守望·情暖廈門”的志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