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讓感恩成為社會風尚
http://www.caoliu14.com?2014-04-10 14:54? 張凱?來源:威海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對于生存環境的感恩。清明節期間全國各地刮起了“文明祭祀”風,將過去上墳燒冥紙、燒冥物、放鞭炮等迷信、不環保而且不安全的舊俗,轉變為網上祭祀、敬獻花、“道德講堂”公祭、發放許愿帶、組織詩會等文明新風,在傳承節日、保護環境的同時,注入了文化內涵和時代文明。有人說,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像空氣、陽光、水、父母的愛等等,也正是因為它們是免費的,我們才會有天經地義的索取而無感恩的回饋。“鮮花替代燒紙”等的移風易俗,這文明的背后便是對生存環境的感恩,也是環境改善的開始。也可以說,就這一變,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文明素質就上去了?!?/p>
感恩心常存,幸福感常在。知恩、感恩,才會惜福、報恩,才會真正去回饋父母、親朋、他人、社會乃至環境自然,才會促使我們不斷追求幸福、不斷向前發展、不斷提升文明。清明節的傳統能夠持續2000多年不斷,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是一個感恩的民族,能夠將清明節感恩范圍擴大至天、地、人,更是感恩情懷的凝聚與升華。一個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有感恩情懷的民族,才會讓社會正常發展下去,才會真正實現文明和諧、民族復興。(張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4-02清明節我們要學會感恩 祭祀時我們注意什么
- 2014-03-24感恩父母從我們從“微孝”開始
- 2014-02-28思明區建設局舉辦“愛在行動,感恩生活”道德講堂活動
- 2014-02-27春暉寸草 常懷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