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10日訊 清明期間,全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座談會精神,緊緊抓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宣傳教育這條主線,突出慎終追遠、低碳節儉、民俗文化、平安和諧四大主題,廣泛開展公祭先烈、文明殯葬、文明出游、學雷鋒志愿服務、經典誦讀等系列活動,把清明節過成愛國節、環保節、傳承節、祥和節,把節慶活動搞得旺旺的,把節日氛圍造得濃濃的。
一、突出慎終追遠主題,過好愛國節
利用網上線下各類陣地平臺,組織廣大干部群眾、青年學生開展祭奠先烈先賢活動,引導人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凝聚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一是廣泛開展大型公祭活動。各市、縣(區)組織廣大干部職工、解放軍、武警官兵、烈屬、師生到烈士陵園、革命紀念碑、紀念館、展覽館、烈士墓開展“繼承先烈遺志 共筑中國夢”公祭烈士活動,寄托深深哀思。許多群眾自發前往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祭奠革命先烈,通過敬獻鮮花、朗誦詩篇、唱國歌等多種形式表達崇敬緬懷之情。4月3日,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徐令義帶領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座談會的60多名與會代表,到福州文林山革命烈士陵園憑吊革命先烈和新時期英烈,緬懷英雄豐功偉績;福建省公安廳組織民警、警察學員、英烈家屬等600余人到福建公安英烈紀念園舉行祭奠活動,緬懷公安英烈;廈門市組織各界代表400多人在廈門烈士陵園舉行集中悼念革命先烈活動;龍巖市組織黨委政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學生代表近千人到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悼念革命先烈,并到中央蘇區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觀看“力量之源、勝利之本”——黨的群眾路線與作風建設主題展,重溫古田會議精神、才溪鄉調查精神,學習蘇區干部好作風;泉港區發動500名團員青年和少先隊員祭掃三朱革命紀念碑和朱漢膺同志墓,號召秉承先烈遺志、學習革命信念。福州市在林則徐紀念館樹德堂舉行“慎終追遠 緬懷林公”祭奠活動,林則徐后裔、林則徐小學和則徐中學師生代表以及各界市民代表100多人參加了活動,弘揚愛國情懷,振奮民族精神。據不完全統計,清明期間全省組織較大規模的憑吊先烈先賢活動超千場次,參加各類公祭活動總人數超500萬。
二是大力組織網上祭英烈活動。各地各校大力組織未成年人登錄“中國文明網未成年人頻道”、“央視網科教頻道”參與網上獻花、抒寫感言寄語等祭英烈活動。中國文明網福建聯盟站、福建文明風網、省文明小博客、福州市數字青少年宮等網站開通鏈接,各級文明學校、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示范點學校在校生參與率達100%。結合網上活動,各地各校認真組織學生慰問幫扶復退軍人和烈士家屬,就近就便到紅色旅游景區景點、革命紀念地或烈士陵園、烈士墓祭掃、獻花和宣誓,舉辦征文演講、詩歌朗誦、制作節日小報、傳唱經典、主題班隊會、團日活動,引導學生增強愛黨、愛祖國、愛家鄉情感。廈門市舉行“我們的節日·清明”經典誦讀展演,通過詩朗誦《囚歌》、講故事《勇敢的劉胡蘭》、誦讀《夢舞神州》等經典文章故事,引導青少年浸潤心靈、慎終追遠。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首次在網上開展祭奠見義勇為英烈活動,網上“英烈紀念館”專欄祭奠了154名受省級表彰的犧牲勇士,社會各界群眾踴躍上網點擊花圈、鮮花、香燭、音樂等進行祭奠,日點擊量超萬人次。浦城縣在浦城之窗、浦城論壇開設“英雄永駐精神長存”主題頁面,設置“英烈榜”、“網友互動緬懷”等板塊,截止4月8日,共有3萬多市民登錄網站參加獻花、點燭、祭祀、留言等活動。
三是全力做好兩岸共同祭祖活動。福州各口岸部門推出親情服務措施,保障臺胞及僑胞返鄉祭祖出行順暢。福州火車站提前制定了節日期間旅客運輸工作預案,開通“返鄉祭祖專屬通道”,并增派引導員,為臺胞出行提供“候車、進站、上車”優先服務。福州邊檢站推出清明通關“零等待”服務,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讓年老體弱、孕婦幼兒等特殊旅客通關;安排熟悉閩南話和福州話的檢查員,為返鄉臺胞提供“鄉音服務”。馬尾區舉行“紀念沈葆楨巡臺140周年·船政名杰后人海祭先賢”活動,來自兩岸的近百位船政名杰后人重聚140年前福建水師赴臺驅日出發地,海祭先賢,重溫歷史,共敘愛國愛鄉桑梓情懷。據福州市臺辦統計,清明期間,福州市涉臺部門共接待返鄉祭祖的臺胞超千人次。
二、突出低碳節儉主題,過好環保節
抓住清明期間群眾集中進行祭祀活動的有利時機,通過宣傳引導、示范帶動,大力倡導火葬、海葬、花葬、樹葬等節儉環保祭祀方式,引導廣大群眾自覺破除喪葬陋俗,弘揚"厚養薄葬,勤儉節約"新風尚。
一是注重宣傳引導。《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東南網、文明風網等省級媒體在清明期間集中刊播一批“綠色祭奠”、“無煙清明”、“平安清明”、“低碳出行”等主題的公益廣告,弘揚講文明樹新風理念。長樂市、新羅區、武平縣、上杭縣、涵江區、城廂區、荔城區等地深入各鄉鎮街道開展“倡導綠色祭祀,保護生態環境”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群眾移風易俗,自覺抵制封建迷信陋習,減少焚燒冥幣、香燭、紙扎祭品、燃放煙花爆竹等傳統祭掃方式,倡導家庭追思會、網絡祭掃、鮮花祭掃、踏青遙祭等現代文明祭掃方式,并把祭祀活動與美麗鄉村、生態鄉鎮建設相結合,廣泛宣傳嚴防森林火災和安全事故,共同維護綠色生態環境和整潔城市生活環境。福清市下發《關于深入開展殯葬改革移風易俗宣傳月活動的通知》,印發宣傳單、倡議書近萬份,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踐行勤儉節約、文明高尚的綠色殯葬。福州市圍繞“惠民、綠色、人文”宣傳主題,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宣傳殯葬政策法規,積極倡導骨灰海葬、花葬、樹葬、草坪葬等殯葬新風。據初步統計,全省已建近3000個骨灰樓塔。
二是注重示范帶動。廈門市舉辦第六次大型集中海葬活動,共有92位逝者的骨灰在親友們的護送下撒向大海深處,參與人數為歷年之最。其中,還有來自北京、上海、安徽等地市民帶著親友的骨灰來參加海葬活動。福清市龍田鎮發揮老人會、老干部、老黨員典型引路作用,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喪事簡辦”的殯葬改革,幾個月內便涌現出82例按要求節儉辦理的喪事,每例可節約資金3萬至5萬元。長汀縣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號召黨員干部、共青團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做到“四個帶頭”,即帶頭文明節儉辦喪事,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帶頭文明低碳祭掃,帶頭宣傳倡導殯葬改革,弘揚新風正氣。梅列區、三元區、永安市、清流縣、沙縣等地大力推行“綠色祭祀”,倡導人們用鮮花、綠樹替代香燭、紙錢等祭品,自4月初以來,僅清流縣就累計售出鮮花10萬余扎。
三、突出民俗文化主題,過好傳承節
各地依托當地獨特傳統文化,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深入挖掘和闡發清明節慶活動中蘊含的愛自然、求健康、守孝悌、尚和合、講仁愛等生活價值理念,引導人們自覺踐行中華美德,傳承優秀中華文化。
一是弘揚健康生活方式。廈門市、泉州市制作《中華長歌行·清明篇》大型電視節目,通過詩文誦讀、人物訪談等形式,介紹清明習俗,弘揚民族傳統。福州市、永定縣、上杭縣、泰寧縣等地利用各類宣傳陣地推出清明祭祖食品、清明養生等專題,在市民中弘揚清明節吃春卷、做“清明粿”、做清明飯等傳統習俗,推廣綠色健康生活之道。廈門市結合五祖拳、青礁慈濟文化等本土特色資源,廣泛開展閩南方言、美食、戲曲、童玩等多種形式的課程培訓,舉辦尋根祭祖、民俗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泉州市組織城鄉社區和基層企事業單位開展“關愛自然、綠色清明”為主題的清明活動,通過登山踏青、植樹綠化、風箏比賽等,號召人們親近自然、關愛自然。福州各公園等組織各類花展,吸引廣大市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其中森林公園日均接納游客超過2.6萬人次。3月31日至4月2日,邵武市用好“太極宗師張三豐故里”這張名片,組織全市各鄉(鎮)街道、市直機關單位等94支代表隊近2000名運動員參加張三豐(原式)太極拳競賽,倡導全民健身理念。
二是傳承敬老愛親美德。福鼎市舉行“中華一家親·2014年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三月三節暨福建省第三屆三月三畬族文化節”。“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也稱“烏飯節”、“對歌節”,畬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泡制烏米飯,緬懷先祖,并以烏米飯贈親友,預祝豐年。文化節安排了大型民族音樂舞蹈文藝演出、民族傳統節目表演、原生態畬歌、畬族銀器、畬族服裝服飾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自海峽兩岸的1000多名畬族同胞參與了此次盛會。延平區李侗小學舉行清明祭掃先賢墓暨緬懷先賢李侗仙逝920周年拜祭儀式;建陽市組織干部群眾和中小學師生及朱熹、游酢后裔代表到理學大家朱熹和游酢墓地進行祭拜活動,懷念理學先賢,弘揚好家訓好家風。光澤縣崇仁鄉儒堂村村民通過表演傳統的“三角戲”清明節新民謠,制作清明小吃糍粑和擂茶,在傳統民俗活動中增進鄉情親情。
三是倡導關愛他人風尚。漳平市永福鎮黨委組織黨員志愿者來到老黨員、老干部家中,和他們拉家常,聽他們講革命故事,幫他們打掃衛生,為他們送上慰問品和衷心祝福。致公黨福州市委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義診、維修家電、關愛孤殘人士等志愿服務,并針對中老年人、企業職工、未成年人三類重點人群免費開設心血管疾病、老年病、白內障防治以及普及消防知識等多種課程講座。武平縣組織志愿者開展“愛在行動”活動,免費為武平的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拍照,并舉辦“關注留守,情系孤寡”公益表演,到偏遠山村走訪貧困生;永定縣組織志愿者到敬老院開展以“情暖清明節 傳承孝文化”公益志愿服務活動,給孤寡老人打掃房間、清洗被褥、修剪指甲、理發、陪著老人們聊天,同時送去志愿者們親手制作的艾粄,讓他們感受節日溫暖。
四、突出平安和諧主題,過好祥和節
節日期間,各地充分發揮政府職能部門和廣大志愿者兩種力量作用,倡導市民安全出行、綠色祭掃、文明出游,營造平安詳和、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
一是強化行政保障力度。漳州市專門召開清明節祭掃工作協調會,重點部署清明安全保障工作,相關職能部門組織力量維護殯儀館現場治安秩序,做好相關路段車輛的交通管制及人流的疏通工作,做好火災事故的防范及撲救準備工作等。廈門市交警部門提前發布清明掃墓交通安全提示,對市內主要祭掃點和道路交通實際情況,加大警力部署,全力保障節假日期間的交通疏導;市公交集團在清明節前后特別開通了臨時直達專線;市殯儀服務中心拓展創新服務項目,設“廈門白事服務”便民服務網絡商店,市民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線上預約”、“即時咨詢”、“代訂鮮花”等業務,開通了“懷祥禮儀”微信服務號及微網站,切實提升清明祭祀便民服務水平;旅游質監所全天候為來廈游客提供咨詢、投訴、轉辦等服務,共接到旅游者各類旅游咨詢和情況反映9件,其中接受旅游者維權咨詢6件、轉辦其他部門投訴3件,未接到游客對廈門市旅行社、星級酒店、A級景區等旅游企業的服務質量投訴。漳平市加強對群眾祭祀場所的安全檢查,民政局聯合公安部門做好群眾祭奠時的防火工作和交通疏導工作,節日期間殯葬部門延長服務時間,實行全員上崗和24小時值班,落實突發事件零報告制度。泉州市、三明市、南平市、寧德市林業、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門制定清明節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強化應急值守,確保信息暢通,嚴格按照防火值班工作制度的要求,做到24小時有人值守。
二是加大志愿服務力度。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龍巖等地廣泛組織志愿者到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碼頭、公園廣場、旅游景區等游客密集區域,引導旅客文明旅游,摒棄不文明行為,幫助游客排解困難和維護景區環境秩序。連城縣組織志愿者堅守林地山頭,宣傳野外用火的常識,嚴控野外用火,消除山林火災隱患。浦城縣組織全縣1000余志愿者村進入戶宣傳“摒棄不安全、不文明祭奠方式”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做到不在主要街路、人員聚集多的地方和林地燒紙焚香,有效杜絕了各種安全隱患的發生。初步統計,清明期間全省共發動志愿者100多萬人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4-09武平縣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系列活動
- 2014-04-09漳浦:“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系列活動豐富多彩
- 2014-04-09華安一中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愛國教育活動
- 2014-04-08長泰縣“我們的節日·清明”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 2014-04-08邵武市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