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知道他一百二十八天的牢獄生活是如何度過的,因為這是解讀黃州赤壁時的蘇東坡生命歷程的唯一線索。獄卒的謾罵,審訊時的慘叫,環境的惡臭,還有同監房里殺人越貨、雞鳴狗盜之徒的拳打腳踢,織就出一張密不透風的天網,成了蘇東坡的人間煉獄!肉體的痛苦尚可忍受,精神的屈辱卻讓他幾欲尋死。在這樣的牢籠中,生而不死是為神!
很難將所有的責任歸咎于哪一個人的身上,獄卒?誣告者?還是端坐在龍椅上的宋神宗?我只能說那是時代的悲哀。這忽然讓我想起了西漢時將替降將李陵說情的司馬遷處以腐刑的漢武帝!說實話,在中國文化史上,因目光短淺使才子學士屈辱度生而備受詬病的君主帝王遠不止這些。那使屈原“披發行吟澤畔”的楚襄王,那讓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間”的唐玄宗,那令柳永“且去填詞”的宋仁宗……我真不想開列出他們的名字,但又完全出于一種憤怒和無奈。
我要用重重一筆感謝宋神宗和他的母親高太后。盡管那些誣告者使出渾身解數要置蘇東坡于死地,但愛才的宋神宗的頭腦還是比較清醒的,他只是想挫挫蘇東坡恃才傲物的銳氣,像這樣的才子死于自己手中他也知道必落千古罵名。只是殺蘇東坡的呼聲實在太高,這讓他有些招架不住。母親高太后適時站出來算是解了他的大圍,就連政見不同、身受器重的王安石也趕緊勸說皇帝釋放蘇東坡,這真讓我感動不已!也許,中國文學史本該在這個地方停駐一下,你看,穩重的歷史不就給蘇東坡留下了一條活路嗎?
孤獨的蘇東坡帶著滿身的創傷和疲憊來到黃州,赤壁的山水張開了溫暖的懷抱迎接這位遠道的客人。她送上了一葉扁舟,送上了清風明月,送上了醉美的景色和情致,她是真心實意地想讓這位才子緩和一下繃緊的神經,歇一歇受傷的孤獨的心靈。從此,“穿空”的亂石間氤氳升起無數文化的氣息。月是脈脈含情的月,水是牽衣扯裾的水;山水依戀東坡,東坡鐘情山水,黃州的赤壁從那天起開始了她的文化旅程。
四季不同,赤壁的景色自是不同。閑居的東坡,一葉小舟,獨自飄游于天地之間,與魚蝦為侶,與清風相伴。長江的無窮,生命的須臾,讓他感慨萬千。翻滾如潮的思緒間,全是“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曹操和“羽扇綸巾,雄姿英發”的周瑜……一聲長嘆,穿越千古,賢才窮途末路,壯志難酬,只能用辛辣的酒和著汩汩流淌的淚水祭奠江月。
那就卸下沉重的精神負擔,一蓑煙雨任平生吧!不要獨自登臺,登臺會生出滿腹的辛酸和凄涼,別再品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人生況味;別再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荒涼之景象,一葉孤舟,蓑衣斗笠,江雪中獨自垂釣,釣出一段千古幽思,張場一種曠達的人生。
深夜孤燈下,神色凝重的蘇東坡飽醮濃情,揮毫潑墨,寫出一首首、一篇篇與赤壁有關的千古詩文。赤壁的水,孕育了蘇東坡的才情;蘇東坡,鑄就了赤壁山水的光耀千古。
滾滾東流的江水載不動蘇東坡滿腹的哀愁和曠古的才華,峭立的赤壁山崖每天都在皎潔的月光下翹首期待著多情的才子蘇東坡的歸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