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守名
很不情愿讓筆觸爬行到北宋的黃州赤壁,雖然那里“拍岸”的驚濤令我蕩氣回腸,“徐來”的清風讓我心曠神怡。
獨守赤壁,在蒼茫的月色下,眺望東去的大江,尋覓那葉飄萍般的孤舟。千里澄江似練,哪里還有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的蘇東坡的身影!
赤壁是古舊的戰場,這里曾經金戈鐵馬,地動山搖,滾滾的煙塵沖天而起,聲聲的吶喊破空而出。只是而今,刀光劍影不再,鼓角鉦鳴遠逝,一脈幽靜的江水處子般靜靜地等待那位遠道而來的身心疲憊的蘇東坡,像期待千年結緣的情人。
其實,蘇東坡的戰場不在赤壁,而是京城汴梁。那場力量懸殊、酷烈慘痛的戰爭早已煙消云散,獲勝一方凱旋后踏著傷者的血淚爬至更高的位置,而失敗者卻惶惶乎如喪家之犬流落到僻遠的黃州。這是蘇東坡心中永遠的疼痛!
常常在想,像蘇東坡這樣的文化名人為什么生命的歷程這么艱難,是天意,還是人為?銳意進取的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推行變法,本無可厚非;出現像司馬光這樣舉足輕重的舊派出來阻撓,也絕非偶然。只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整個社會該如何對待在新舊夾縫中死命掙扎的蘇東坡才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先是羅織罪名,古代的中國不乏此類跳梁小丑,他們本應被訂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你看,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不是一一跳出來了嗎?國子博士李宜之不也從昏暗的角落里爬將出來了嗎?他們像狗一樣用鼻子嗅著蘇東坡詩文里的字眼,用放大鏡將蛛絲馬跡放大成滔天罪行。一夜之間,風華絕代、才華橫溢的蘇東坡成了罄竹難書的千古罪人。一道道奏折讓宋神宗有點坐臥不寧,起初覺得這些罪狀頗有點莫名其妙,牽強附會,胡謅八扯,但時間一長,也就三人成虎,弄巧成真。嘲謾朝廷,誣蔑變法,就是對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的挑戰,此人不抓,天理難容!毫無防備的大師蘇東坡就這樣順理成章地進了牢獄!
現在看來,說蘇東坡的詩文里對變法有些微詞也是實情,只是誣陷者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做法實在陰毒。一有風吹草動,全國各地的諂媚者紛紛站出來揭發,這批丑惡的小人的手法如出一轍,蘇東坡的那些珠璣般的詩文被撕裂、扭曲,然后加上超乎尋常的想像,制作成一鍋鍋滾燙的毒湯,盡數潑向手無縛雞之力的蘇東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