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5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陳麗娟)福建省日前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生態省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泉州今年也將迎來國家級生態市考核驗收。昨天上午,泉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國家級生態市創建動員大會。
根據泉州市政府辦日前印發的《泉州市創建國家級生態市工作方案》,泉州市年底前將建成國家級生態市,首次提出要打造“清新泉州”,讓更多百姓暢享“綠色福利”,讓泉州山更綠、天更藍、水更凈、空氣更清新。
據悉,建成國家級生態市,要求全市80%的縣(含縣級市)達到國家級生態縣建設指標并獲命名。目前,僅有3個縣(市、區)通過環保部驗收(德化、永春和南安,其中德化和永春獲得命名),會議也敲定了各地的創建時限表,要求在9月底前,全市11個涉農縣(市、區)中必須有9個獲得國家級生態縣(市、區)命名。
創建工作納入
重點督查體系
國家級生態市考核標準共有5項基本條件和18項考核指標,涉及全市32個部門。
針對此,泉州市市長鄭新聰在講話中強調,根據省里部署,泉州市要在今年建成國家級生態市,這是必須不折不扣完成的任務。
談到具體工作時,鄭新聰要求環境整治要全面覆蓋。他說,城鄉環境是“第一印象”,直接關系到創建成效,各地要結合實施宜居環境行動計劃。推動整治的“點”從城鄉社區向城區“三邊三節點”(“三邊”指山邊、水邊和路邊,“三節點”指城市中心節點、市民活動節點和交通樞紐節點)和美麗鄉村拓展;推動“線”從公路鐵路沿線、綠道向市政道路管線拓展;推動“面”從小流域向“兩江”流域和旅游景區拓展。
“點”上的工作要率先突破,以“美麗鄉村”和小城鎮建設為“亮點”,以城鄉石結構房屋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為“焦點”,以城區“三邊三節點”整治為“關鍵點”。“線”上的工作要抓好提升。今年要新建改造城區雨污管網216公里、供水管網269公里、燃氣管道120公里、市政道路211公里、綠道168公里。“面”上的工作重點抓治污、治亂、治違,主要是跨境流域污染治理、“兩違”綜合治理等工作。
鄭新聰還強調,將把國家級生態市創建督查工作納入全市重點工作督查體系,成立市創建國家級生態市督查考評團,四套班子和監察部門都參與進來,共同開展督查和考評工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文明創建需多傳播“小善”
- 2014-03-24莫讓創建只是一陣風
- 2014-03-19漳州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年工作會
- 2014-03-17紀念3.15 晉江舉辦“誠信經營”創建活動
- 2014-03-17全省地稅系統文明創建工作推進會在龍巖市地稅局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