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既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20周年,3月15日,更是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的起點。在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2月27日下午,中央電視臺2014年3·15晚會暨“3·15在行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網絡電視臺舉行,由此拉開了2014年3·15晚會宣傳推廣活動的大幕。(2014-03-13央視網)
這次晚會主題確定為“讓消費更有尊嚴”,倡議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要有尊嚴,遇到權益受損,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拒絕“忍氣吞聲”。同時也呼吁商家要有尊嚴地賺錢,不義之財不可取,不仁之事不要做,當一名誠信、守法的經營者;而對于市場監管者,更要努力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堅定維護市場的尊嚴。
要維護消費尊嚴,筆者覺得商家“堅守誠信”應為首選。經營誠信、消費誠信、誠信體制保障,這些都是讓消費更有尊嚴的有力砝碼。如果離開了誠信,有尊嚴地消費還是一句空話!3·15只是一個契機,關鍵是提醒廣大消費者和經營者任何時候都要牢記誠信,堅守誠信。
今年的3·15期間,筆者在各大門戶網站、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看到一場面向全國消費者發起的“維權成本大調查”已經啟動。過去越來越高的維權成本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消費環境的建設,讓許多消費者不得不選擇忍氣吞聲,最終導致不法企業、商家的肆無忌憚。各個行業的維權成本究竟有多高?維權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次“維權成本大調查”,不僅關注旅游、食品安全、公共衛生等傳統領域,更關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新興行業,鼓勵廣大消費者“曬曬你的維權賬單”。
其實,有尊嚴地消費,除了商家“堅守誠信”外,還必須要有人出來“維護誠信”,消協這個娘家人的作用不能忽略。筆者記得有一次因為房子裝修出現了質量問題,在多次和經營者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憤然走進消費者協會,自己跑了三個月都沒有得到的答案,三天內在消協的幫助下就取得的勝利。裝修公司不僅賠償了我們家的損失,還向消協做出了深刻的檢討,表示以后一定要誠信經營。這個結果,讓筆者感動,如果沒有消協出來調停,我的維權成本即使付出再多,在商家的這樣那樣的不誠信借口中,恐怕到現在還是個未知數。讓消費者更有尊嚴,我們的消費者協會就一定要像筆者遇到的那家消協一樣,積極地旅行自己的責能,根據消費者需求,適時發布《消費指引》,對不誠信經營者采取教育和處罰相結合的原則,有力地從更深層次更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當然,各級媒體也要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對那些不誠信經營的老賴,及時曝光,并將他們不誠信的行為公布于眾,用這些事例來教育引導廣大經營者誠信經營 、守法經營。那么消費更有尊嚴的春天才會指日可待。 (明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24以公務用餐文明引領社會消費文明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的守護線
- 2014-03-24新世紀文明路上誠信為本制度先行
- 2014-03-24誠信 社會文明的度量器
- 2014-03-24老年人“讓道” 讓出文明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