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誠信不再是“奢侈品”
http://www.caoliu14.com?2014-03-24 17:29? 龍聞銘?來源:漳州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誠信的有效履行,不僅要依靠宣傳教育,更要有好的制度來保障,更要有強大的制度力量來剛性約束。我們欣喜看到,我國的誠信體系正在一步步健全。最高法院建立“失信者黑名單”制度,與金融機構共享失信人名單信息,共同實施“信用懲戒”。馬年伊始,中央文明辦等八部門也會簽了《“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備忘錄》規定失信被執行將被禁止乘坐飛機、列車軟臥,限制在金融機構貸款、辦理信用卡,這些舉措意在解決由誠信缺失帶來的社會公德失范現象。重修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把誠信經營作為經營者的首要義務納入其中,經營者若有違反法違規行為,除依法依規給予處罰外,還將被納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新近各地相繼開展“獎勵守信,懲戒失信”多樣化的誠信創建活動,如江蘇出臺信用管理辦法,建立失信懲戒機制;無錫中級人民法院鬧市LED屏曬老賴名單;威海榮成出臺信用級別評價機制,為社會成員建“誠信身份證”;貴州建大學生“誠信檔案”,畢業后流轉到就業單位……這些相繼出臺的誠信建設機制,為誠信體系的建設提供良好的借鑒。相信,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信用體系不斷健全,誠信建設制度化步伐不斷加快,各種失信、失范行為將付出高昂的成本,甚至付出巨大慘痛的代價。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看到,再完善的法律、再健全的制度,也需要去執行、去落實,否則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誠信還會是一句空話。因此,對于監管者、執法者,就要確實履好職、有作為,加強執法和查處力度,維護法律法規的尊嚴,維護市場的尊嚴,真正使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
誠信,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共同責任。誠信,不僅要求別人要誠信,更要我們自己首先誠信。只有讓誠信成為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覺選擇,唯有此,誠信才不再是“奢移品”。(龍聞銘)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3-24讓誠信不再是“奢侈品”
- 2014-03-19福州“信任餐廳”:虧損著踐行“誠信”
- 2014-03-18晉江將啟動“誠信信息查詢網絡平臺”
- 2014-03-18誠信是筑“夢”之基
- 2014-03-18消費維權呼喚“誠信中國”(今日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