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委書記游文昌為志愿者頒獎。盧超穎 攝
東南網3月11日訊(福建日報廈門觀察記者鄧婕)“每個星期六的義工志愿服務活動變成了家庭活動日,孩子們在義工志愿服務的熏陶下也變得越來越文明禮貌、孝順懂事……”8日,在廈門市思明區政府一樓會議室里,充盈著溫暖與感動。這里,正在舉行紀念“3·5”學雷鋒日志愿服務活動暨首屆“最美廈門人義工故事匯”活動。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而思明區城市義工志愿行動正是做了這句話最好的詮釋。
自2012年6月城市義工志愿行動啟動以來,思明區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已開展志愿活動94期,在全區范圍內設立固定志愿服務點35個,“思明區城市義工愛心之家”10個,征集社會義工近兩千人。這個由政府和媒體聯合打造的志愿服務平臺,不僅改變了“中國式被志愿”模式,成為一種引領城市生活的新時尚,更成為了全國構建新型志愿服務模式的樣本。
義工故事感動城市
當天的活動分為兩部分,一是首屆“最美廈門人 義工故事匯”,二是表彰2013年度“星級義工”、“優秀義工家庭”。
伴隨著一陣熱烈的掌聲,城市義工協會會長、“全能志愿者”王忠武走上講臺,緩緩講述他的志愿之路:“從1998年開始,我已累計獻血八萬多毫升,除了無償獻血外,我還加入了廈門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與隊友一起抓獲三十余名各類犯罪嫌疑人……”
當天除了王忠武,還有7組義工代表帶著他們的“最美故事”來到活動現場,其中有親子組合、義工姐妹檔、退休黨員、外來務工人員等。
“以前我做義工都不是自愿的,每次媽媽把我從床鋪上‘揪’起來我都很痛苦。”義工姐妹檔之一的學生胡時雨說:“但是城市義工行動徹底改變了我。”
原來,在2013年一次敬老院的義工活動中,有一名老奶奶任憑護士怎么哄都不肯吃飯,可當胡時雨走上前喂她的時候,老奶奶居然張嘴吃了。臨別時,老奶奶還戀戀不舍地看著胡時雨。“我想,老奶奶可能把我當成她的孫女了吧,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有人還需要我。從此以后,每次義工活動我起得比媽媽還早。我愛城市義工我驕傲!我是城市小義工!”
“我不會講故事,我只是將‘行善送愛’的一點經歷講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花甲老人藍永生老人動情地說:“2013年的初春,我們輪渡服務點來了一位女游客想兌換零鈔,我口袋還真沒有零鈔,問了身邊幾位義工,他們也沒有,我建議那位女游客到外面買瓶水就可以找開了,那位女游客一聽就說廈門人真不熱心,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我,深思過后我們服務點又增加了零鈔兌換的服務內容。”
當天整場故事匯節奏緊湊、高潮迭起,洋溢著溫暖的訴說、溫馨的表演與溫情的互動。其間,還有“英雄三兄弟”張涵來到現場,講述他在護理院幫助他人的故事。有別于其他評選活動,本次活動評委不打分數,而是舉起面前的“點贊”和“鼓掌”表情牌。現場觀眾也可在節目單上選出一名最喜歡的選手的序號。最終,許志仁、柯秀清、胡時雨和歐瑋雯獲得最具人氣獎;王忠武、藍永生、黃黎晶和洪雨昕母女榮獲最具表現力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12九旬阿婆失蹤30小時 龍巖義工全城找人救出昏倒老人
- 2014-03-10“良言善行”造星火燎原之勢 思明城市義工表彰星級義工
- 2014-02-27福州“拗九節” 義工上門為百歲老人送拗九粥
- 2014-02-25海滄組織專業培訓,關注義工成長
- 2014-02-21美麗廈門文明旅游 思明城市義工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