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消息:從2008年7月至今,重慶已誕生37位中國好人。他們中間有見義勇為的英雄,有助人為樂的榜樣,有敬業奉獻的標兵,有誠實守信的公民……他們,年齡不一、身份各異、行業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好人。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
好人、感動人物、孝心人物……近幾年,各種先進的評比越來越多,樹立的典型也越來越多。評選好人,傳播正能量。評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社會教育,對社會風氣的引領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筆者認為,要想更好地發揮好人們的示范引領作用,不僅要注重評選過程,更要注重評選之后。
“運用”好人。組織好人們走進學校、社區、村寨、工廠,開展宣講活動,用自己的故事去感染、教育、熏陶身邊的人,開展“學做好人”活動。創編舞蹈、音樂劇、說唱等文藝節目,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好人。好人們“經營”好自己的微信、微博、博客等工具,通過好人品牌的影響力,引領社會輿論。條件允許,還可以將好人的故事拍成電影、微電影、電視劇,讓更多的人了解好人,學做好人。在“運用”好人的時候,有三點需要注意,一是要尊重好人的意愿;二是不要人為拔高,讓好人變為圣人;三要注重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
幫助好人。一方面幫助好人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部分好人一心向善向上,生活拮據。作為政府和社會,有義務助其一臂之力,幫他們改善生活條件,讓好人有好報,讓更多的人向善。日前,河北省文明辦決定,入選“中國好人榜”的歷屆“中國好人”享受免費體檢、免費訂閱報紙等待遇。這樣的舉措值得推廣。
另一方面幫助好人成長。獲評好人,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鮮花和掌聲面前,人很容易迷失。曾經有一位好人,出名之后獲得社會各方資助,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但因其是未成年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沒有及時跟上,該好人逐漸從勤儉持家的“小大人”變成大手大腳的小公主。一次獲獎改變一個單純的孩子,這是我們都不愿看到的情況。作為文明辦等單位,要加強對好人的“監管”,掌握思想動態,教育其淡泊名利,像雷鋒、郭明義一樣,獲得榮譽之后,仍能持續做好事。當然,不能要求每位好人都像雷鋒一樣,都是大家學習的榜樣,都是道德標桿,但起碼應做遵紀守法、不違功德的平凡人。
好人評選之后,還有很多“功課”要做,切不能一評了之。(楊春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11以核心價值觀為導向 讓“好人推薦”活動碩果累累
- 2014-03-07"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3月投票 2月結果
- 2014-03-07"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2月"好人榜"結果揭曉
- 2014-03-06武平縣走訪慰問女性道德模范、“身邊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