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狹窄的胡同巷口到寬敞的街頭路面,從低矮的住房院落到高聳的樓房社區,我們的生活條件在不斷提高,身處的生活環境在不斷改善,但是鋼筋混凝土也使人和人之間多了一層障礙甚至不可逾越的鴻溝,樓上樓下的鄰居成了“陌生人”,最經常的見面方式是通過“貓眼”,保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
總要有人先打破局面,總要有人用愛感動他人,總要有人用奉獻溫暖,社區志愿者就像飄揚的溫暖旗幟,他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為社區里的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孤兒、農民工等群體送去關心、幫助。他們用行動再次說明“遠親不如近鄰”,一家有難鄉鄰相幫,在社區這個大家庭,鄰里們在困難面前搭把手,克服困難的力量會更大。志愿服務為鄰里守望提供了動力源泉,志愿者為鄰里守望樹立旗幟和標桿。
在淄博,在興喬社區就有上千位熱心的志愿者為和諧鄰里、幸福社區奉獻一份力量。志愿者們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長,自發建立了黨員志愿者、愛老助老、文藝健身、暖心幫困、治安巡邏、衛生清潔、科普宣傳七支志愿服務隊伍,把“四個一”作為服務準則:每月做一件好事、參加一次公益活動、找空巢老人聊一次天、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一個問題。社區里的退休的老干部、老教師、老醫生也積極加入志愿服務隊伍,開辦“銀齡知識講堂”,為社區居民講授電腦應用、家庭理財、衛生保健、疾病預防知識。社區里的文體志愿者開展一系列活動,如“春風送健康 志愿暖人心”、“端午節包愛心粽子送老人”、“黨群連心放飛夢想”、“大手牽小手志愿服務活動”“元旦燈謎會”等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社區在這些志愿者的努力下更加干凈、溫暖、和諧了,志愿者們編織的社區愛心網覆蓋到每個角落,形成了“人人參與志愿服務、人人享有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讓需要關愛的人獲得關愛。在這樣的相互守望相互信賴中,人與人的距離被溫情拉近了,社區有了愛的溫度。
有他們在,我們不再冷漠,有他們在,我們不再孤單。(馬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11莆田百余名志愿者梅峰寺廟內開展公益環保植樹
- 2014-03-11志愿者但小莉:公益是公眾的 大家都可以去做
- 2014-03-11莆田百余名志愿者梅峰寺廟內開展公益環保植樹
- 2014-03-11龍巖5萬名志愿者助力“清剿火患”
- 2014-03-10廈門10支治安志愿者隊伍昨組"聯盟" 開通服務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