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來,黃惠珍堅持抱女兒上學。(王柏峰 攝)
核心提示
女兒小芳(化名)出生后,后背長一個腫瘤,壓迫到腳神經,盡管通過手術腫瘤被摘除,但小芳雙腳不能如常人行動自如。惠安涂寨的慈母黃惠珍每天抱她上學、上廁所,爬了近40萬級臺階,無怨無悔地細心照顧。
近日,在泉州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婦聯、泉州晚報社聯合開展的首屆“感動泉州十佳美德家庭暨家庭美德人物”評選活動中,黃惠珍被評為“感動泉州家庭美德人物十佳好母親”。
□記者黃楓 石偉琴 陳小陽
擔心女兒餓著
回家首先做飯
昨天上午11點多,記者來到涂寨胡厝黃惠珍家中。“你們在屋里坐下,我先煮午飯,不然小芳會餓。”黃惠珍剛從不遠處的工廠趕回來,一到家便跑進廚房。屋子里,女兒小芳坐在輪椅上,正在教鄰居小朋友做作業。雖然無法行走,但小芳臉上滿是笑容,很陽光。
記者注意到,屋子墻上貼滿了小芳的各種獎狀。小芳的小學老師說,在校期間,小芳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現在都沒上學,在家自己看書。”小芳聲音有點低沉,臉上透露著失落。原來,自2012年國慶節過后,因為長期坐在輪椅上,她臀部發炎,便沒有再去上學。
為抱女兒上廁所
每天往返學校十趟
煮完午飯,黃惠珍向記者講述了照顧小芳的點點滴滴。
1999年4月2日,對于黃惠珍來說,是開心而又擔憂的一天:二女兒小芳的降生,讓家庭增添了不少歡聲笑語;但小芳的后背長了一個腫瘤,壓迫到腳神經,讓她感到擔憂。出生40天后,小芳接受腫瘤切除手術,但她雙腳卻不能行動自如。
8歲時,小芳看著鄰居小朋友都上學了,想到自己無法走路,頓時備感難受。黃惠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下定決心,要讓女兒去上學。于是,她一邊從附近工廠領了些活回家做,一邊照顧女兒。
六年來,黃惠珍每天都要去學校5次,往返10趟。除了接送小芳上學和放學,上午8時50分、10時30分,下午2時50分,她都要到學校抱女兒上廁所。6年時間,她抱著女兒在學校教學樓爬了近40萬級臺階。
只要女兒開心
媽媽從不說累
六年時間過去,小芳讀完了小學,升上初中。“有一次,小芳發高燒,我帶著她到鎮上打點滴,一回到家,小芳甚至不愿休息,一心想返回學校繼續上課。”黃惠珍說,小芳的求學欲望很強。令她感到欣慰的是,上初中后,學校了解到小芳的特殊情況,騰出一間房間讓小芳當衛生間。教室離洗手間近了,小芳自己能推著輪椅上廁所。
“媽媽很辛苦,我這15年,離不開媽媽的一雙手。每天都抱著我上學、上洗手間……”小芳說,她盼望著早日治好臀部炎癥到學校讀書,好好報答母親。
“只要她開心就好,我累點無所謂。”看著女兒每天滿臉笑容,黃惠珍也感到很開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6朱清慰問“學雷鋒、踐行福建精神”十佳典型王永澄
- 2014-02-28照顧患病兒媳婦 晉江蔡珊莎獲評“十佳好婆婆”
- 2014-02-10吳美華榮獲“感動泉州家庭美德人物十佳好媳婦”
- 2014-01-09福建省表彰首屆“福建省十佳社區工作者”
- 2014-01-07"十佳青年新市民"名單出爐 30名青年成為廈門新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