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貴榮 文/圖 通訊員 朱春華)“媽媽給了我第一次生命,現在她又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近日,剛從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康復回到家里的小溫(化名),心頭對媽媽既充滿感激,又有一種虧欠感。武平武東鄉47歲的李九蘭,為了挽救身患尿毒癥的兒子小溫,不惜捐腎救子,用生命之愛,詮釋了“母親”這個偉大的稱謂。
悲情:大學畢業患上尿毒癥
2012年6月,原本,小溫可以順利從大學畢業,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然而,他卻突然渾身浮腫無力,經醫院檢查,診斷患上尿毒癥。
診斷結果上的“尿毒癥”幾個字,對小溫來說就像一個晴天霹靂,更是讓農村的母親李九蘭、父親溫曉華難以相信。
小溫患病后,李九蘭夫婦先后帶著兒子去泉州和廣州等地治療,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債務。
父親溫曉華是當地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1988年畢業后就一直呆在家鄉,從事農村初中教育,而母親李九蘭只是在集鎮上做點小生意,家庭并不富裕。
醫生說,要想治好小溫的病,就得做腎移植,需花費20多萬元。母親李九蘭救子心切,她早就想好了:自己的腎,捐出一個給兒子。“她不同意我捐,說我畢竟是家里的頂梁柱,唉。”丈夫溫曉華說,妻子在兒子患病之前,1米65高,118斤,兒子患病后,體重一下子掉了10多斤……
此外,兒子小溫擔心羸弱的母親可能會有手術風險,堅決不同意母親把腎給自己。為此,李九蘭耐心勸導兒子:“有你,家里才有希望。”最后,李九蘭把親朋好友都叫來一齊上陣,終于說通了兒子。
愛意:愛心人捐錢母親捐腎
去年4月份,李九蘭和小溫的腎源配型成功。可面對20多萬元的手術費用,這個家庭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不過,小溫的病情在武平傳開后,牽動了社會各界的心,武平縣計生局、計生協會和慈善總會等單位及社會各界好心人士紛紛捐款,在這些愛心人士的關心支持下,小溫手術費用終于算是湊齊了。
去年12月18日,是小溫動手術的日子。在進手術室前,小溫拉著媽媽的手淚流滿面:“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兒子一輩子心里都會愧疚。”
母親李九蘭卻笑著說:“兒啊,別說一個腎,能把你的病治好,我的命都舍得!”經過幾個小時的煎熬,李九蘭的左腎終于成功地植入了兒子體內。
事后,小溫說,當母親被推進手術室的那一刻,他躺在病床上流下了眼淚,雙手在顫抖,“媽媽給了我第一次生命,現在她又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永遠愛她”。
有人問李九蘭:“拿掉一個腎,你的身體可能要受影響的,你會不會后悔?”“捐給兒子,我決不后悔。”李九蘭的聲音很輕,但語氣非常堅定。
如今,回到家里,望著媽媽憔悴的面容,小溫說,“媽,你一定要好好補養身子……”母親李九蘭回應兒子,你一天天好起來,這就是對媽媽最好的回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09“我愿意捐腎救兒子!”痛心媽媽為尿毒癥兒子呼救
- 2013-08-20[道德模范評選表彰]葛麗:捐腎是對媽媽最好的回報
- 2013-07-18父親欲捐腎救女缺手術費 順昌尿毒癥女孩盼新生
- 2013-05-21《兒子欲捐腎救母》后續 廈家庭主婦捐出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