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阿婆希望孩子能吃飽飯,身體健康
東南網(wǎng)3月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周楊寧 曾炳光 楊清竹 文/圖) 平和縣曾新阿婆一家的遭遇見報后,很多讀者流淚了。
昨天,數(shù)百名愛心讀者或撥打本報熱線968111,或與振陽村村支書曾榮耀聯(lián)系,要為曾新阿婆一家獻愛心。
曾阿婆還沒去鎮(zhèn)上查賬戶,不知道有多少愛心人士要幫助她。她說,自己現(xiàn)在的心愿很簡單,只要孩子們?nèi)湍艹燥枴?/p>
74歲的曾阿婆,老伴及兩個兒子都去世了,兒媳離家出走。平和奶奶獨自撫養(yǎng)6孫。沒有錢,一家人三餐都是喝稀飯配青菜。
【愛心人士】
一天200個電話都是問阿婆情況
昨天上午9點開始,振陽村村支書曾榮耀的手機每隔幾分鐘就響一次。都是為了同一件事,想幫助曾新阿婆。
“我換了好幾塊電池,充了幾次電,一天下來200多個電話肯定有。”曾榮耀說,這些愛心人士,大多來自泉州、廈門、漳州。“他們都說被阿婆一家的遭遇打動了,很多人都說看報道看哭了,這些愛心人士不只要捐款,還要帶東西來阿婆家里看望,也有的想認(rèn)養(yǎng)孩子。”
平和74歲奶奶獨自撫養(yǎng)6個娃 兩兒子去世兒媳出走
南安打工女子滿地方找農(nóng)信社匯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江西籍女士,昨天在南安滿地方找農(nóng)村信用社,只為了給阿婆捐款。她在電話里對記者說,她是一名外來的打工人員,今天看到報道后,被阿婆的堅強深深打動了,她說自己打工也曾歷經(jīng)艱辛,也受到過別人的幫助,現(xiàn)在她只想盡一點綿薄之力。
可是,這位女士在捐款時遇到了小麻煩,昨天中午,她吃過午飯后,便去找農(nóng)村信用社要匯款,可是找了一下午,都沒能找著。但她沒有放棄,繼續(xù)通過各種方式打聽,吃晚飯時,她打聽到南安民主街附近有個農(nóng)村信用社,她怕銀行關(guān)門,立刻放下碗筷,去找農(nóng)村信用社,“終于在銀行快關(guān)門的時候轉(zhuǎn)賬成功了,我打工收入不高,捐的也不多,我就是表達一下心意”。
80后企業(yè)家將組織親友幫助阿婆
昨天上午,忙碌的曾先生在偶然間看到本報報道。“我逐字逐句地看了報道,看得眼淚都掉下來了,阿婆一家很不幸,但他們很堅強和勇敢。”
曾先生是泉州一位80后企業(yè)家。一個早上,他打電話聯(lián)系了10來個朋友,告訴他們阿婆的遭遇和他想幫助阿婆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所有朋友的支持,這些朋友,也要加入到幫助阿婆的行列中來。
“我的朋友里面有企業(yè)家,也有一些金融界、政法界的朋友,我先了解一下阿婆的具體困難,目前最缺的是什么,然后準(zhǔn)備一下這些東西。”曾先生說,他將找一個周末的時間,和十幾個朋友一起去九峰看望阿婆一家,“我們會先給她捐款,先解決目前的困難,了解一下實際情況,如果有需要,將對孩子進行1對1的資助”。
【阿婆的心愿】
希望孩子們?nèi)湍艹燥?/strong>
昨天下午5點多,記者再次來到曾阿婆家,曾阿婆正在準(zhǔn)備晚飯,排行最大的曾林松帶著5個弟弟妹妹在寫作業(yè)。
晚飯仍是一鍋粥,阿婆用飯勺舀了一下,清清的飯湯,稀稀的飯粒。阿婆說過年的時候,4個外甥各送了一包米,現(xiàn)在還剩一包,他們要省著吃。阿婆邊說邊為孩子們盛飯,把飯粒都撈到他們的碗里。看阿婆為所有的孩子都盛完了飯,記者用飯勺攪動了一下鍋,飯粒已經(jīng)難見多少,只剩下湯。阿婆說,沒有關(guān)系,她拌點菜就可以了。
平時沒有米,曾阿婆都會央人給鎮(zhèn)上一個外甥打電話。這個外甥,阿婆把他帶到8歲,比較有感情,打個電話,外甥就會叫人載米過來。有時候沒米下鍋了,鄰居見了可憐,也會裝一些給他們。
“我的希望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們?nèi)湍艹陨巷垼燥柫松眢w才會健康,將來也能找份工作”,阿婆說著,眼淚流了下來。
□愛心鏈接
如果您想捐助曾新阿婆一家,可匯款至9081021010100100123353,開戶行:農(nóng)村信用社,戶名:曾新;
也可致電海都熱線通968111與我們聯(lián)系。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4-03-04輪椅女孩學(xué)醫(yī)路上的“愛心雙腿”
- 2014-03-04曾芷婕:用愛心圓小伙伴的讀書夢
- 2014-02-28長泰縣隆重舉行“留守兒童愛心書屋”捐贈儀式
- 2014-02-28建甌市:中小學(xué)開展希望工程愛心儲蓄活動
- 2014-02-27“圓夢公益”傳遞愛心與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