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融入參與、覆蓋普及,著力培育勤勞節儉、遵德守禮和孝老敬老社會風尚
社會風尚是人們價值取向的集中反映,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突出培育以遵德守禮、勤勞節儉和孝老敬老為重點的社會風尚,是文明創建工作應對功利之弊、克服奢靡之風的務實之舉。
強化習慣養成,大興遵德守禮之風。從消除重點領域社會陳規陋習和不良習慣入手,規范行為,樹立新風。今年要繼續抓好旅游和交通兩個領域。深入開展文明旅游行動。加強文明旅游宣傳,通過旅游合同、游客須知、文明旅游提醒語等形式,廣泛傳播,大力倡導。省文明辦將會同旅游、商務等部門推出“文明與旅游同行”系列宣傳品,在景區、賓館、旅游運營車輛集中投放。推動各方面負起責任。旅游主管部門要制定行業標準,加強監管,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旅行社要抓好游客行前培訓;領隊和導游要做好提醒提示、引導勸導;景區要有嚴格管理、優質服務和文明引導的具體措施;旅游、商務、公安、海關等部門要制定落實出境人員文明行為的管理措施。探索建立旅游景區、旅行社信用等級評價和個人旅游信用記錄制度。今年要在我省5A級景區和5A級旅行社率先試行。深入開展文明交通行動。會同廣電部門重點打造交通臺廣播專欄,策劃制作文明交通宣傳短片,讓開車坐車的人隨時聽到遵德守禮宣傳。組織文明單位定期定點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推動交管部門加強對車主、司機有關遵德守禮的考核考查,探索建立個人交通信用記錄制度。
推動制度落實,大興勤勞節儉之風。用榜樣力量推動節儉。大力宣傳勞動模范、道德模范、創業之星、致富帶頭人以及節能減排、節儉辦事等方面的先進典型,在“五一”等時段集中宣傳報道。用制度保障激勵節儉。會同有關部門健全勞動褒獎制度,督促各地落實勞動保險等法規,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會同城鄉建設部門研究措施,強化節儉搞建設,推動各地把節儉理念融入城市規劃設計和建設管理各個方面,重點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創建文明綠色示范小區。建立懲戒浪費糧食的法規或制度,推動各級文明單位完善節能減排和節儉管理措施。用教育實踐倡導節儉。深化“文明餐桌行動”,抓好各類公共餐飲場所的文明節儉宣傳提示,開展合理消費、文明用餐主題宣傳活動,強化節約糧食、杜絕浪費意識。
重在倡導約束,大興孝老敬老之風。大力弘揚孝道,有利于培養感恩和誠敬之心,強化責任擔當意識,提升社會信任度。要弘揚孝道文化。大力傳播孝道名篇名句和名人故事,宣傳當代敬老孝老事跡。深化廳堂懸掛家訓活動,開展家訓誦讀、展播、懸掛和家訓書法征集活動,組織全省書畫家將家訓變成群眾歡迎的廳堂裝飾進村入戶,出版家訓格言書法字貼,組織動漫動畫企業將家訓格言開發成生動活潑的文化產品推向市場,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培育優良家風。要用制度引導和約束。把“孝”作為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評選的前提條件,實行一票否決。要會同組織人事部門在個人評優評先、提拔任用中,加強孝行孝德的考核。會同婦聯組織探索建立孝道“紅黑榜”,將孝敬父母好兒女列入紅榜,給予表彰鼓勵。把法院判決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又不悔改的列入“黑名單”,建立相應懲治機制,使之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中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