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孩子“拿”家里的錢 家長該咋辦
http://www.caoliu14.com?2014-02-28 16:38? ?來源:綿陽晚報
我來說兩句
就像粒粒媽放在桌上的錢,粒粒就認為“媽媽的就是我的”,這是孩子成長軌跡中的過渡現象。
對于孩子拿家里錢的行為,心理專家建議家長們不要輕易用“偷”這個字,因為六七歲的孩子,是非界限模糊,往往不把拿家里錢去花當成一種嚴重的錯誤行為,雖然孩子有可能會只覺得沒經過爸爸媽媽同意不好,但花錢的需要占了上風,就去拿著花了,這是一種簡單的“唯我”心理,一種單純的“利己主義”,是孩子在沒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觀前的一種自發行為。
如果用“拿”字來評判孩子的這種自發行為,說辭委婉,不會讓孩子感到強大的壓迫,這樣孩子才能夠接受父母的建議。
如果家長用“偷”字來表達孩子的行為,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就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有可能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陰影。
就像前面說的粒粒媽,如果她不武斷地評判兒子“偷”,兒子也不會大聲爭辯,并走向極端,以偷父母的錢來惹父母生氣。
所以,粒粒媽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觀念,不要說孩子“偷”,而要說“拿”;其次是不要打罵,因為打罵孩子只會讓孩子心存怨恨,不打罵孩子,才能讓孩子放下對抗情緒,愿意聽父母的建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2-28家長,小心你的惡習
- 2014-02-28家長會大人和孩子互寫信 孩子:少罵我多陪陪我
- 2014-02-28一位學生家長的來信: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 2014-02-28家長課堂:正視孩子的錯誤與恐懼
- 2014-02-28寒假里,家長好好利用電視銀屏這塊“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