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熒屏我們要多思考(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寒假的到來,孩子們的生活中心從學校轉移到家里,目光聚集點也從教室的黑板變成了電視熒屏,電視成為很多白天獨自留守家中的孩子們最好的伙伴,孩子假期看電視問題成了“上班族”爸爸媽媽們最頭疼的事。
藏起遙控器,“拉閘限電”,為了不讓孩子在家看電視有的家長更是玩起了小聰明。其實也不怪家長們擔心,有的孩子喜歡看電視,把眼睛看壞了;有的孩子什么都不想做就想看電視,久而久之,影響了生活習慣;有的家長還擔心,電影、電視中一些消極的東西,會把孩子教壞了。的確,未成年人群對電視情有獨鐘,但其內容種類繁多,各式各樣的電視節目充斥著大小熒屏,青少年學什么、模仿什么,在觀看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當然,面對電視熒屏的諸多問題,需要電視媒體和社會機構也要有所作為,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凈化社會環境和熒屏,必須增強大眾傳媒的社會責任感,創作出更多的適合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優秀電視節目;對電視作品作品采取分級或分段放映制,要加強引導,培養青少年健康的觀看興趣,從而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此外,我們家長也要變被動為主動。
凈化熒屏塑造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孩子適時、適度地看電視是有助于其健康成長的。那么,究竟讓孩子怎么看電視才夠聰明?怎樣才能讓電視真正成為孩子寒假里有益的伙伴?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引導,利用電視熒屏這塊“黑板”,讓它成為孩子們的另一個課堂,作為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給他們正確的指導。
1.注意提高兒童辨別事物的能力。每一部電影、電視都有曲折的故事情節,眾多的人物形象和正反的典型,這些復雜的情景難免不使兒童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一些誤解。比如,有些孩子出于好玩模仿反面人物的語言、動作;甚至看了一些戀愛故事片,產生一些早熟現象。因此,在兒童看電影、電視的時候,指導他們辨別美與丑、善與惡、是與非的界限是家長首要的一個任務。
2.要注意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能力。電影、電視大都運用藝術手段和具體的形象來展現一種事物。家長最好在觀看時和孩子一起交談,多問他幾個為什么,啟發他認真思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3.要注意提高孩子對美的賞力。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影視片對于活躍兒童生活、陶冶兒童情操、提高他們對美的欣賞能力是很有益的。但是不加選擇地看一些不適合兒童看的影視片,或者缺乏對兒童看影視片的正確指導,會給兒童帶來很大的危害,這方面的沉痛教訓是不少的。
4.要注意鍛煉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經常看電影電視的孩子會受到不同風格的藝術表演的影響,影片中人物的刻劃、情節的發展、景致的描述、語言的使用,對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看完一個片子以后,請孩子講述一下故事情節、人物場景等,這樣就把單純的欣賞變為學習,對于提高兒童的記憶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8家長必知:孩子的哭與笑同樣重要
- 2014-02-27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不能有“雙面家長”
- 2014-02-27亂發脾氣要罰款 15條家規讓福州一夫妻變"好家長"
- 2014-02-26學校要求留短發女生鬧情緒 家長:希望特事特辦
- 2014-02-18廈門學生校服老土遭家長吐槽 要變時尚難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