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有人陪真好!”2月7日,當浙江臺州溫嶺大學生江雨佳帶著湯圓、紅棗、春聯等,出現在當地塢根鎮84歲的潘仁浩阿婆家門囗時,這位獨居孤寡老人泣不成聲。和潘阿婆一起貼春聯、做湯圓,一陣忙活。雖一老一少的動作略顯笨拙,眉毛和鼻子上都沾滿了湯圓粉,做出的湯圓也大小各不相同。但潘阿婆和江雨佳仍樂在其中。(2014年2月7日 來源:南昌圈圈網)
獨具孤寡的老人,平時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有的老伴早已離去、沒有兒女;有的即使有兒女,也是常年在外工作,就連過年也沒有時間回家陪陪老人。這些上了年紀老人們還要自己打理生活中的種種瑣事,逢年過節也是孤零零的一個人獨自慶祝,甚至可以說,他們已經沒有了過節的意識,也沒有心情再去準備過年所需的年貨之類的東西。大學生志愿者們離開父母,來到這些老人的身邊陪他們過一個快樂的春節,雖然帶去的禮物只有一些簡單的家常用品和年貨,但就算是一幅小小的春聯,此時此刻在老人們看來都是極為寶貴的東西。因為其中包含了孩子們對他們的關懷,包含了多年來似乎已經陌生的年味,同時這也許是老人們在剩余的生命里,度過的最后一個春節,他們從心底里倍感珍貴,看到門頭上貼上了喜慶的春聯,家里又有了往日的熱鬧氣氛,老人們熱淚盈眶,感動之情無以言表,只有潺潺的淚水。
這個寒假對于大學生志愿者來說,即是充實的又是感動的,也是溫馨的。大學生志愿者們趁著過年之際,走進基層,與獨具孤寡老人一起歡度新年,給老人們帶去溫暖和關愛,值得國家為他們驕傲,值得社會為他們點贊,值得更多的年輕人反思,向他們學習。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溫暖的人間”,這句歌詞最能表達此刻筆者的心情。人間萬物,由生到死,有其運行的自然規律,我們不能過多的強求,只能是在過程中加以完善。人生匆匆數十個寒暑,生命短暫,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們可以有更多作為,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的有意義。
大學生志愿者們一幅小小的春聯,讓眾多的獨居老人感受到了溫暖,得到了愛。在老人們滴滴淚水之間,讓志愿者的生命得到了升華。一幅小小的春聯,溫暖了千萬顆孤獨的心,這就是文明,是具有深刻內涵的大文明。 (郭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文學不能消解道德
- 2014-02-27讓法律閃耀道德之光 讓道德大行其道
- 2014-02-27道德的精髓 信仰的力量
- 2014-02-27用道德點亮心靈之燈
- 2014-02-27他們是善心善舉 還是道德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