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盡孝不在形式而在于身體力行
http://www.caoliu14.com?2014-02-27 13:34? ?來源:南寧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時候,無論身在何方的中國人都會想方設法回到家鄉過年,哪怕路途再遙遠,哪怕車票再難買。這種“世界再大也要回家過年”的心態,其實體現的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孝道,這種孝道在當今這個社會巨變的時代更應該傳承和發揚,盡孝不在形式,而在于身體力行
近年來,有些青年人在西方文化沖擊下,打著崇尚“個性和自由”的旗號,淡漠中華孝道文化,疏遠老人,拒絕與老人接觸,甚至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更有甚者,有些人以“太忙”為理由,甚至通過網購等方式,請人代替自己去看望父母,殊不知這反而是更傷親情的行為。
當今的中國,事實上已經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由于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隨著子女的長大成人并外出工作,城鎮里的“空巢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也逐漸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這也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顯得愈發重要。孝的傳遞、孝道的傳承,會讓一個正常社會必須的德性永不消亡。這樣的傳承,才能讓一個社會人倫井然、秩序不崩。時代的腳步在不斷向前邁進,我們對“孝”文化的理解,既要傳承又要有創新。
關愛老人,首先要在物質上有所體現。過年應該給父母贈些禮物、禮物不在于多貴,而在于心意,即使是在街邊買點小零食,雖不是山珍海味,也會讓父母倍感溫暖。此外,力所能及地給父母一些錢,以補父母之財力不足,改善父母的生活條件,這也是做子女應盡的孝道。
關愛老人,更應該在精神上加以關懷。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樣“常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陪父母聊聊天,嘮嘮小家庭喜事,讓父母分享。此外,洗洗衣被,擦窗拖地,修剪指甲,梳理白發,都能增加與父母的感情,達到從情感上給父母溫暖和交流的目的。(特約評論員 寧靜致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2-27《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頒發十周年綜述
- 2014-02-27淄博:雷鋒生前戰友喬安山走進“道德講堂”傳播雷鋒精神 爭做出彩中國人
- 2014-02-27各地“孝德文化”實踐活動打造道德教育新陣地
- 2014-02-27湛江市“好人好報”主題道德實踐活動調查與思考
- 2014-02-27長沙建立道德講堂400余個 "道德銀行"200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