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過得幸福,可是很多人很多時候并不覺得自己幸福。那么,什么是幸福,它來自哪里?”2月22日晚,惠州市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 建設美好鄉(xiāng)村”為主題的“和諧家庭·幸福人生”傳統(tǒng)文化走進鄉(xiāng)村公益活動在惠城區(qū)河南岸街道冷水坑村啟動。首場活動以“道德講堂”的形式開展,東莞市蒙正國學館館長黃城受邀作主題宣講。100多名來自該村的村民齊聚一堂,聆聽宣講。
村民們津津有味地聆聽道德講堂宣講。 惠州日報記者王建橋 攝
“道德講堂”圍繞傳統(tǒng)文化傳授幸福技巧提高基層群眾道德修養(yǎng)“幸福的人一定是心中有愛的,什么是愛?愛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是人類傳統(tǒng)文化中永恒的話題。”當晚,黃城以“和諧家庭 幸福人生”為主題,圍繞什么是傳統(tǒng)文化、為什么要學習傳統(tǒng)文化、怎樣學習傳統(tǒng)文化等,通過視頻案例進行講解,向村民們生動傳授幸福技巧。
現場,認真聽講的村民劉億忠不時會心點頭。“以前一到晚上就打麻將、看電視,今天大家圍坐一堂聽起了道德課,一邊討論一邊喝茶,既受教育又能促進鄰里和諧,覺得很有意義。”劉億忠說。“我們老一輩的,就希望子孫孝順、家庭和睦,這課講得都是實在話,能教會身邊人珍惜生活,懂得感恩。”今年67歲的劉石安笑著說。
“道德講堂內容淺顯易懂,都是圍繞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講一些對村民來說實在的道理。”當晚,和村民一同聆聽宣講的市文明城市工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基層道德講堂是對群眾實施文明教育的有效模式,將進一步提升惠州文明程度。通過專家現身說道德,走近基層群眾,和村民面對面講述傳統(tǒng)文化,使他們受到感化。同時,此次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是整合了社會資源,為村民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學習平臺,使活動更規(guī)范、更有序地開展,提高了惠州基層群眾的道德修養(yǎng)。
將在村中開設國學閱覽室和“道德講堂”本次系列活動由惠州市文明局、冷水坑村禾聯(lián)村民小組、惠州市慈航公益協(xié)會、東莞市蒙正國學館聯(lián)合舉辦,計劃開展時間為期一年,并將于后期討論制定未來繼續(xù)跟進計劃。活動期間,將分批讓該村村民免費參加“幸福人生”學習,在村中開辦“幸福人生”、“幸福家庭”、“女學女德”、小孩“弟子規(guī)”學習班,開展“幸福家庭”、“孝星之子”、“最美兒媳”評選活動以及舉辦小孩經典背誦比賽等。同時,為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推動基層文化發(fā)展,還將在村中開設國學閱覽室和“道德講堂”;組建愛心小組,為特困、患病、空巢老人提供持續(xù)關懷服務,為鄉(xiāng)村兒童開設國學輔導班,提供作業(yè)輔導等服務。
“希望通過為期一年的系列活動,讓村民們能夠更多了解和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出現更多‘模范夫妻’、‘模范兒媳’、‘模范孝子’。同時,也希望通過借鑒我們的活動經驗,帶動惠州各村積極參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更多的鄉(xiāng)村基層家庭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營造文明和諧的鄉(xiāng)村氛圍。”冷水坑村禾聯(lián)村民小組負責人說。(惠州日報 記者謝佳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