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婚禮的親友以作品的形式,向一對新人(右二、三)表示祝福(鐘雄輝供圖)
東南網2月2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結婚,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
有些人結婚喜歡大擺酒席、有些人結婚喜歡豪車迎娶、有些人結婚選擇了傳統的大紅花轎,更有一些人結婚選擇了別具一格的騎馬迎娶。
在中國書畫之鄉的詔安,就有一對新人,結婚時,先讓彼此的書畫作品“聯姻”,以合辦一個“新婚書畫展”的形式,向眾多親朋好友宣告兩人將白首偕老,整個婚禮既節儉,又很有文化內涵。
丈夫畫畫、妻子書法,兩人堪稱書畫合璧,一時成為漳州市書畫界的一段佳話。
大婚之時書畫聯姻
昨日上午10點,《夢·圓——沈永尊、吳嫻新婚書畫作品展》開幕式暨《沈永尊、吳嫻書畫作品集》首發儀式在詔安縣沈耀初美術館舉行。當天,也是沈永尊和妻子吳嫻大婚的日子,一個簡單的開幕儀式和持續三天的展覽,他們用這種特別的方式紀念愛情。
這場特殊的婚禮沒有酒席、沒有宴請,現場只準備了一些葡萄酒和小點心,一些親朋好友過來和這對新人碰杯,以示祝福。
據了解,當日上午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均得到一本這對新人的書畫作品集。
1979年出生的沈永尊和1985年出生的吳嫻,兩人都生長于詔安縣書畫世家,從小受書畫藝術的熏陶。新郎沈永尊擅長繪畫,1999年于北京畫院研修國畫專業,師承山水畫家王文芳。他最擅長工筆畫,其繪畫獨創一格,畫風自由隨性而又不失精細。而新娘吳嫻擅長書法,別看她年紀輕輕,目前已是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女子書法家協會會員,不少書法作品獲獎。她的書法以行楷為主,風格清秀甜美。
兩人結緣緣于書畫
有意思的是,因為都是“同道中人”,沈永尊的父親和吳嫻的父親是世交,但沈永尊和吳嫻此前都互不認識,直到2012年底,兩人才在一場書畫展中認識。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兩人走到了一起。“我們都來自書畫世家,覺得用藝術的形式來表達婚禮的氣氛,更有意義和內涵。”吳嫻說,現在政府也提倡新婚新辦,不要鋪張浪費,而以書畫展形式的婚禮更可以在記憶中長久留存。
據了解,沈永尊、吳嫻新婚書畫作品展共展出這對新人的106幅書畫作品,展覽時間將持續到2月27日。
值得一提的是,這對新人在向親朋好友發出結婚請帖時,就明確強調不收紅包。“不過,不少書畫界德高望重的長輩帶來了書畫作品,贈送給我們作為新婚禮物。”吳嫻說。據了解,當天的書畫展開幕式還舉行了《沈永尊 吳嫻書畫作品集》首發儀式。
觀點
婚尚新風值得贊賞
這場別具一格的婚禮,在詔安這個書畫之鄉及漳州書畫界里一時傳為佳話。
中國書協會員、漳浦縣書協主席陳中華昨日也受邀參加了這場特殊的婚禮。“大家都是書畫中人,每個都不用包紅包的。”陳中華說,昨日有云霄、東山、漳浦等地的許多書畫家受邀而去,每個人的賀禮均為一幅自創的書畫作品,很有雅韻。
“這和現在中央所倡導的節儉精神是非常吻合的。”陳中華說,而且這種方式又能弘揚傳統的書畫藝術,并且成為許多書畫界朋友交流的平臺,非常有創意,值得贊賞。
“從來沒有,開天辟地,很有創意。”受邀參加婚禮的中國書協會員、漳州市書協副主席、詔安縣文化館館長許偉林說,以書畫展的形式來慶賀新婚,結合新時期反對鋪張浪費的氛圍,非常有意義,這種形式提倡好的社會風尚,很好。“而且通過書畫展,給社會奉獻好的作品,給大家美的享受。”
許偉林說,沈永尊的畫畫得很好,里面有獨立思考的東西,雖然目前可能受眾面不廣,但是他一定是很有前景的畫家,因為從他的畫中可以看出中國畫的獨立精神。而吳嫻從小受家庭熏陶,在書法這條路上走得傳統、純正,從古帖中來,風格清新。許偉林祝愿這對新人一生美滿,同時在藝術的道路上攜手共進。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