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小吳的飲食起居都離不開黃玉老人的照料
在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玉前村,說起70歲的黃玉,村里人都會說:“這阿婆很堅強。”老人的小兒媳婦小吳因摔倒造成腦出血,行動不便,4年的時間里,她陪前陪后,寸步不離地照顧小吳。前年,小兒子又因車禍過世,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倒下了。老人痛如心割,但她仍然擔起照顧整個家庭的責任,牽掛的還是受傷的兒媳婦。日前,老人在泉州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婦聯、泉州晚報社聯合開展的首屆“感動泉州十佳美德家庭暨家庭美德人物”評選活動中,獲評“感動泉州十佳好婆婆”。
□本報記者 黃楓 陳小陽 文/圖
困境
簡陋小平房 下雨會漏水
一幢小小的平房,屋內的設施簡陋。近日,記者來到黃玉家,看到十來個大大小小的臉盆、水桶擺放在墻角。“下雨天,房子會漏水,這些都是用來接水的。”黃玉嘆了口氣。門口的土地種了點菜自己吃,節省日常的生活開支,而種菜的地還是找別人借的。
兒媳婦小吳剛準備起床,聽到聲響,黃玉趕緊沖進房間,確定小吳沒出什么意外,這才松了一口氣。小吳想從床上起來,需要有人扶她一把。黃玉走過去,先將小吳的鞋穿好,然后一手搭在她的腋窩下,另一手扶著她的手臂,往上拉。由于小吳比較胖,黃玉使出了全身力氣,臉色漲得通紅,腳步也有點踉蹌。“人老了,身體不行了,再過幾年不知道還能不能拉得動她。”黃玉看著兒媳婦,聲音有點顫抖。
黃玉十幾歲的時候,就嫁到了玉前村。那時候家庭很困難,丈夫到外面賺錢,她就在家里帶孩子,干農活。生活的艱辛,也讓她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從不浪費一點糧食。生活逐漸轉好,小兒子也與小吳結婚了,生活雖平淡,但也很幸福。2004年,老伴過世后,她就與小兒子一家住在一起。
感人
兒媳摔倒腦出血 老人夜夜陪床照顧
2010年4月的一天,那天大風大雨,小吳到院子里收衣服。回屋時,不小心摔倒,造成腦出血,送往醫院后,經過兩次手術,仍然無法完全治愈,留下了后遺癥,生活無法自理。在醫院期間,小吳一點知覺都沒有,大小便失禁,吃飯、喝水只能靠管子輸入,黃玉每天都在病床旁照顧她,為小吳洗刷,換衣服,幫她翻身。“那段時間,睡覺都睡不了幾個小時,得時不時起來看看她。”黃玉回憶。
在醫院住了幾個月,小吳出院了。為了方便照顧小吳,黃玉每天晚上都跟她睡在一起。每當夜間小吳不舒服時,黃玉整個晚上都不能睡,照顧她。看到小吳那么難受,她經常在被窩里偷偷地流眼淚。
4年的時間里,雖然黃玉自己還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但她還是不分白天黑夜地陪伴在小吳身邊。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料理家務,一直要忙到晚上。因為家中沒有廁所,黃玉每天還得將小吳的糞便端到一公里外的旱廁去倒,有時候一天得去倒五四次。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小吳開始漸漸好轉,慢慢地能拄起拐杖走路了。雖然仍無法料理家務事,但至少給婆婆減輕了許多負擔。
堅強
兒子車禍過世 老人擔起重擔
上天并沒有眷顧這個本已經非常悲慘的家庭。2012年1月,黃玉的小兒子由于一場車禍過世了。當噩耗傳到家里時,全家人猶如五雷轟頂,痛不欲生,黃玉差點昏倒。小兒子是家里的頂梁柱,出外打工賺錢養家,他的突然離去,使家庭經濟陷入了困境。黃玉白發人送黑發人,心里比誰都難受,但她仍不離不棄地照顧著小吳和孫子。
如今,黃玉已經70歲了,每個月她都省吃儉用,靠著380元的補助金,維持著三口之家的生活。
很多人都問老人,年齡都這么大了,為何能如此堅持?老人樸實地說:“兒媳婦也是女兒,雖說不是親骨肉,但進了咱家門就是咱家的人。只要她有一口飯吃,也會給兒媳婦一口飯吃的。趁現在她還能干點活,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會一直照顧兒媳婦。”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