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文明巡禮 > 正文
    不變的年味是親情
    http://www.caoliu14.com?2014-02-07 08:55?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傳統習俗有的歷久彌新,有的翻出新花樣——

    春運期間,廣州火車站,母親帶著孩子趕回老家過年。邱偉榮攝(人民視覺)

    北京地壇廟會,許多游客全家出動。記者 王昊男攝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象描繪出北宋時過年的情景,也點出了過年的兩大習俗——放鞭炮與掛桃符。一千年過去了,我們仍保留著放鞭炮的傳統,但掛桃符的習俗在很多地方卻已經消失了。時代在演進,過年的習俗也在不斷變化,但不管過年以何種形式呈現,不變的應是春節中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集體精神情感——團圓、祥和、平安、喜慶。

    ——編 者

    “現在的春聯大都是印出來的,千篇一律,和爺爺寫的感覺不一樣”

    大年初二晚上,在濟南市的一所小學擔任教師的高璐對著滿桌子的剩菜發起了愁,老家在農村的她這次回家過年感覺與以往不一樣了。按照她家鄉的規矩,過年招待親戚一共由三部分組成,先是吃一頓水餃,然后才是雞鴨魚肉等正餐,吃完正餐后還會有個湯,喝著湯還要吃點面食。但這次回家,還是按以前的規矩操辦,滿桌子的飯菜卻剩下很多。

    “不光是初二這頓,包括除夕年夜飯和年后來親戚,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普遍對雞鴨魚肉不感興趣了。”這兩年雞鴨魚肉這些早已經不是什么稀罕東西,明年估計就不會做這么多菜了,要不太浪費,高璐說。

    老家在江蘇揚州農村的朱清也有同樣的感覺,飯菜在過年中所占的分量已經越來越低了。“小時候過年有兩個最期盼的事,一個是點鞭炮放煙花,另一個就是能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在他看來,這兩樣已經越來越失去吸引力了。

    鞭炮放的少了,飯菜花樣也沒那么多了,很多人直呼年味越來越淡,越過越沒意思。確實,相比前些年,過年的儀式已經少了許多。在上海打拼的河南小伙胡曉是個80后,在他的印象中,小時候家鄉的年俗很多,臘月二十九要除塵,臘月三十要準備年夜飯、祭祖、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包餃子,初一開始要到處走街串巷拜年,大街上有舞龍的、舞獅的,熱熱鬧鬧。但現在,似乎這些傳統習俗都逐漸淡化了,有的甚至消失了。

    寫春聯、貼春聯對胡曉來說曾是過年最有樂趣的事情,那個時候他們家住在農村,“春聯都是爺爺自己寫的,我負責給他洗毛筆、倒墨水,像個小書童在他身邊跑前跑后。”

    “那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在爺爺的對聯里找‘錯別字’。”胡曉說,爺爺寫對聯的時候喜歡在某個吉利的字上多加一點,討個口彩,意味著來年福分會“多一點”。那個時候,每副春聯胡曉都要認認真真讀一遍,為的就是找出爺爺寫的對聯里那個“別字”,找到了,便開開心心地問爺爺要“打賞”。

    現在爺爺寫不動了,家人也很忙,春聯都是從商店里買。“印刷出來的,千篇一律,感覺上不一樣”,胡曉坦誠,最近幾年家里的春聯他都沒認真讀過,春聯成了烘托氣氛的點綴,再也沒有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了。

    而像祭祖、向長輩磕頭拜年這種習俗,在胡曉的家鄉已經近乎消失了,只有一些農村地區還有保留。像祭祖這種習俗,“要燒紙錢、上香、上貢品、祭酒、磕頭,儀式太麻煩了,所以現在沒多少人能堅持。”他不禁疑問,繁文縟節的儀式可以不堅持,但如果沒了一些基本的禮儀,這過年還能叫過年嗎?

    其實,一部分傳統年俗仍表現了它頑強的生命力。退休在家的王先生已經60歲了,但他仍然堅持在初一早晨讓兒子開車帶他逐家向在縣城里的親戚、老鄉拜年。而據王先生說,縣里的年輕人依然繼承了這一傳統,隨著父輩年紀越來越大,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年初一拜年的隊伍里。

    “無論年怎么過,最重要的是親人團圓和情感上的交流”

    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如今被很多人視為一種新年俗。胡曉介紹,他家自從有了電視機以來,每年的春晚都沒拉下。在他很小的時候,村子里很多人家里還沒有電視,就跑到他家里來看,大年夜家里常常坐滿了人,“跟電影院似的,特別熱鬧”。

    但在胡曉看來,這個所謂的新年俗,現在也逐漸有式微的趨勢。隨著生活的富足,現在人們的娛樂方式更加多元,在胡曉家的除夕夜,春晚“基本成了背景音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打牌、玩手機,“只有出來個明星才停下來瞅一眼”。

    相反,“吐槽”春晚,如今反倒成了年輕一族的新年俗。一邊看著春晚,一邊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上吐槽,在一些年輕人中已成一種風尚。根據新浪微博的統計數據,除夕夜關于春晚的新浪微博討論量達到4500萬,大年初一討論量達到5000萬,用戶群體多為80后、90后,其中90后占到一半以上。

    在移動社交網絡的沖擊下,一些古老的年俗也不斷衍生出新的形式。如拜年這一習俗,如今就有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等多種形式,更新換代之快,令人應接不暇。今年過年,王先生就大呼跟不上時代了,“剛學會發短信拜年,就被女兒說太out了,現在都用微信拜年了,我們這些年紀大的落伍了。”

    王先生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了他剛從女兒那里學到的拜年方式:打開微信,用里面的“視頻”工具錄了一段15秒的拜年視頻,發給親朋好友,“有些過年見不到面的,就這樣拜個年,很新鮮。”他樂呵呵地說。

    今年春節,用微信發紅包、搶紅包也成為朋友們之間傳遞祝福的一個熱門方式。

    北京人李尚今年過年選擇帶一家三口去海南旅游。“自從父母過世后,每次過年家里只有三口人,也懶得炒那么多菜,過年有些冷清,還不如借著假期出來散散心。”其實,和李尚作出同樣選擇的并不在少數。據海南省假日辦在大年初三發布的最新數據,海南全省18家景區(點)抽樣調查,共接待游客近21萬人,同比增長近四成二。全省28家酒店抽樣調查,接待總人數近12萬人,同比增長三成。

    “無論年怎么過,最重要的還是親人團圓和感情上的交流,只要這一點不變,這個年過得就有年味。”高璐覺得。

    責任編輯:金婷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心情榜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爽爽爽爽爽爽a成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麻豆视频,69式性无遮挡免费视频下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麻豆
    <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公与秀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中文字幕三级电影|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动漫|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官网8|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 18禁无遮挡羞羞污污污污免费|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青青草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91|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青青青国产手机在线播放| 日韩a在线看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女人和拘做受视频免费|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被催眠暴jian的冷艳美mtxt下载|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四虎最新免费观看网址| 一本色综合久久|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软件|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91香蕉视频污污|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aaa一级特黄| 欧美大片va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99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国内精品卡1卡2卡区别|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韩国免费乱理论片在线观看2018| 成年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网址| 免费**毛片在线播放直播| 4444www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