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孤兒院里探春節:失團圓,溫暖在
兒童福利院:濃情年夜飯“呼喚”更多愛心家庭
除夕之日,在合肥市兒童福利院200多平方米的食堂內,20個大圓桌整齊排放著,近兩百名能出外用餐的孤殘兒童們,身穿紅色、黃色、藍色等顏色鮮艷的新衣服,自己動手或由工作人員進行喂食。
糖醋排骨、紅燒牛肉、基圍蝦、糯米圓子、甜湯等20多個菜陸續端上了桌子。6歲的廬立江是聾啞人,雖然不能說話,但是他卻拿起了裝有雪碧的一次性杯子敬向給他喂飯的工作人員,露出憨憨的笑容。
在這里,每逢大年三十,福利院都會把所有身體情況允許、能出外就餐的孤殘兒童接到食堂來集體吃年夜飯。合肥市兒童福利院院長尹學萍告訴記者,近幾年來,殘疾的孤兒比例越來越高,現在來院的孤兒,98%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我們逐漸完善了‘集體供養,家庭寄養、機構形態下的雙親家庭照顧’三種兒童照料模式,希望能夠讓孩子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尤其是在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中。”
鄭勇便是福利院為家庭寄養模式招聘的“愛心媽媽”之一,六年前她與丈夫一起被招募來到福利院,組建了一個“愛心家庭”,承擔了養育5個孤殘兒童的責任。“我現在已經離不開他們,只要條件允許,我會一直陪著孩子們度過一年又一年,陪他們吃每一頓年夜飯!”
“雖然在國外家庭供養模式較為普遍,但這種模式在國內還是一個新事物。”尹學萍說,認同和理解這個崗位的人并不多,目前福利院提供了20個“愛心家庭”的房子,但是由于“愛心父母”要求真正的夫妻,并且365天都有家長在家照顧孩子,現在只成功組建了13個“愛心家庭”。“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愛心家庭能夠組建起來,給孤殘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