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孤兒院里探春節:失團圓,溫暖在
新華網北京2月5日電新春佳節之際,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歡聚一堂,洋溢著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可社會上還有一部分群體卻沒有親人可以團聚:年過花甲的五保戶,敬老院里的孤老,失去親人和自立能力的孤殘兒童。新華社記者走近這部分群體,傾聽他們的新年期盼。
敬老院:新衣新褲難掩節日冷清
在拉薩市敬老院內,鮮紅的“福”字映襯出節日的喜慶,院里的28位老人,有一半老人被親戚接回家過年,剩下一半便留守在了敬老院里。春節期間,援藏干部給老人們送來了、水果和老年營養品等慰問品,并陪同他們喝茶、聊天,噓寒問暖。“我們一起看晚會,還玩了藏式骰子等傳統游戲。”在拉薩市敬老院安享晚年的耄耋老人阿旺開心地說。
同樣收到不少節日“禮物”的還有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毛尖山鄉板舍敬老院,由于節前一些愛心人士的捐贈,這里的25位老人在新年到來時,從里到外換上了新衣服。摩挲著新衣新褲,不會說話的儲誠運笑得特別燦爛。
60歲的儲誠運是院里的“老好人”,因為他不會說話,智力不健全,每天都是笑呵呵,卻熱衷于上山收集竹子做農村用的耙子,送給村子里的人。每當別人收下他的耙子,他就會高興地咧開嘴巴,從喉嚨發出一陣聽不太清的笑聲。在毛尖山鄉板舍敬老院里,有一半老人像儲誠運這樣患有智力認知障礙,對于他們而言,雖然無法完全理解春節的含義,但看到院子里掛起的燈籠,燃放的鞭炮,身上的新衣服,顯得特別興奮。
“平時會組織村里的留守兒童來跟老人們做伴,打掃衛生,說說話,讓老人孩子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可現在寒假孩子們與父母團聚過年了,老人們就孤單許多,我們就多張羅點活動讓他們開心開心。”敬老院負責人劉磊告訴記者,“學雷鋒活動日”及重陽節的時候,會有許多志愿者來慰問陪伴老人,可春節期間便很少有人來了。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