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市婦聯主席吳亞汝(前排右四)、游文晃(前排右五)和資助的部分貧困生在一起
東南網1月29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 鄒玒 通訊員 文辦)歲月無痕,在漫漫生命的長河中,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前行。2008年以來,湖里區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評選表彰活動以來,全區共涌現各級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86人。
不管是在本職的崗位上,用包容的心去關懷和照亮社會遺落的角落,還是用19年的善舉換來205名孤兒的健康成長,這些平凡的人們用不平凡的舉動,詮釋著人性光輝的閃耀,8一個個看似微小的舉動感動著八閩大地。
在他資助的205名孤兒貧困生中,有的出生被棄,無依無靠;有的父母早逝,孤苦無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幸運的卻是他們都有一位“大山般存在的父親”,這個年過半百的男人,用不那么健碩的身軀為這群孤兒們遮風擋雨。他就是游文晃,一位普通的廈門市民,2013感動廈門十大人物之一。
風雨19年,從1996年初資助第一個孩子陳弘開始,游文晃資助每位孩子的過程都是一篇感人的故事。陳弘的父親是一名已故軍人,家里沒有能力承擔陳弘的學費,還在讀小學的陳弘面臨失學。聽說此事后,游文晃幾經輾轉找到了陳弘,主動為她承擔上學的費用。這份責任,他一扛就是十幾年。如今,陳弘已經成為一名教師。
從那以后,游文晃加入了“春蕾計劃”獻愛心行列,幫助福建各地失去雙親的孤兒和因貧困無法完成學業的孩子們。一晃19年過去了,游爸爸的孩子們早已遍及了八閩大地。
“有的孩子在來信中會直接喊我爸爸,有的孩子遇到什么難言之隱也會向我傾訴。能夠陪護這群孩子的成長真的很高興。”游文晃說。除了在物質上傾囊相助,游文晃在生活中對這些孩子們同樣無微不至。逢年過節,他都會前往山區或貧困戶家里了解孩子們的近況,有時也把孩子們接到家里做客。
在游文晃的眼中,陪伴孩子的不僅僅是一種愛心,更是扛在肩上的一種責任,而這種責任不可以半途而廢,必須堅持到底。19年來,游文晃捐出了自己90%的收入,金額累計達200多萬元。但205名孤兒貧困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依舊是不小的經濟壓力,為此游文晃常常奔走在全國各地,生活上也十分簡樸。甚至在生意遭受重大損失的2008年,毅然將廈門福津大街的店面轉讓。
“爸爸你把錢都捐給他們了,那我們自己怎么辦?”曾經,游文晃的舉動讓兒子非常不解。但在親眼見到貧困孩子們的家庭窘境后,正在讀高一的兒子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錢,和父親一同加入了獻愛心的隊列。
“如果我走了,辛苦你們繼續幫助這些孩子。” 2013年,心肌梗塞病危入院的游文晃,在病床前給愛人和兒子留下了“遺囑”。所幸,手術最終非常成功。
現在,游文晃每天依靠注射胰島素和藥物支撐身體,即便如此,孩子們的學習和健康仍是他最大的快樂。在游文晃的手機里,存滿了孩子們發來的信息。用他的話說,“孩子們的鼓勵也是支撐我生命的堅強力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09中國好人游文晃:關注貧困孤兒,演繹大愛人生
- 2013-09-06游文晃邀請受資助的孩子與其暢游環島路
- 2013-09-06受助女孩王琳在照顧游文晃
- 2013-09-06游文晃迫不及待地查看孩子們發來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