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曾牌坊林立 約60座
東門外古道上牌坊群(圖為記者翻拍)
“西街開元寺門口西側原本有座石牌坊!”近日讀者楊先生給早報發來數張西街老照片,包括登載在由中國著名建筑史學家梁思成等人攝影、林洙編撰的《中國古建筑圖典》一書中的老照片。
1930年德國學者 拍下西街牌坊照
《中國古建筑圖典》匯集了中國營造學社成員梁思成、劉敦楨等人,冒著紛飛的戰火,考察河北、山西、陜西、四川、山東、北京等地古建筑所拍攝的珍貴資料照片。泉州部分的圖片則大多由中國營造學社外籍社員艾克拍攝并提供。
艾克是德國愛爾根大學哲學博士,1923年在廈門大學任教,1928年至1947年在清華大學、輔仁大學任教。上世紀30年代初他在北平時,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并帶來了他在廈門任教時拍攝的數十張華南地區古建筑照片,其中就包括1930年拍攝的開元寺門口石牌坊照。
結合文字信息可知,照片中的石牌坊位于泉州西街開元寺山門門口西側,牌坊分三層,一層石雕武士像和鯉魚,二層雕刻獅子,三層頂部正脊中間豎立一個葫蘆形飾物,兩端作鯉魚形尾部。據悉,這是一座紀功石牌坊。
昔日西街牌坊林立 沿街小巷約60座
昔日泉州古城牌坊隨處可見,林林總總蔚為奇觀。隨著歲月的流逝、風雨的摧折和城市的發展,這些舊時代表彰忠孝節義、科第壽考,標識街巷衙署的牌坊,已經很難尋覓。
事實上,清末民國時期,泉州西街仍存有不少牌坊。牌坊根據功用可分為界坊、功勛坊、學位坊、節孝坊等。其中界坊多立于街區,對入口起強調作用;功勛坊、學位坊多立在巷內,也有立于事跡發生地,對人民起教化作用。
《泉州古城踏勘》統計,泉州西街僅直街就有31座牌坊,另外北側(自東向西)有4座,南側(自東向西)有7座。而沿街兩側的巷子里也曾牌坊林立。僅裴巷就有永盛坊、光華坊、臺望坊、彩華坊、魁武坊、孝德流光綸恩奕世坊等6座牌坊,全為宋代所立;臺魁巷巷口有座忠孝坊,巷內有座奇士坊,據悉,因宋太宗稱劉昌言“東南一奇士”,鄉人因此以“奇士”為名立一坊;會通巷有母節子孝樓和節義坊兩座牌坊;舊館驛巷、象峰巷各有兩座牌坊;井亭巷有近十座牌坊。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