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半個月就是農歷新年了,“回家的誘惑”讓人無法拒絕,對親情的渴望令人無比期待,但與此同時,“回家成本”也成了網友們熱議的焦點話題。媒體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有高達57%的網友表示春節回家最擔心的就是賺錢太少不夠用;而高達八成的網友表示自己回家過年的花費已經超過自己一個月以上的收入;更有15%的網友感嘆“回家一次,損耗半年”。
其實網友們計算“回家成本”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更何況回家過年期間的有些支出是必需的,并非是可有可無的,比如說來回的路費。但有些網友對回家一次要花多少錢過于關注,并因此感覺憂慮重重、壓力山大的時候,還是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以經濟眼光衡量回家過年的窠臼,就值得分析分析。
回家過年,需要我們克服攀比心理、好面子的心理。其實很多過年期間的花銷,不一定是必需的,有一些是在一種互相攀比和面子心理下才花出去的。比如很多網友反映過年期間給家中一些親朋好友孩子的壓歲錢,是一項很大的開支,但是壓歲錢這個東西,并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多少,但確實周圍約定俗成的標準讓人不敢違逆,但你也可以約上一同回家的朋友,做些沖破這種約束的工作,實事求是,客觀務實,自己的荷包不累,心里也才能不累。
的確,回家過年應當對親朋好友們提出一個“要求”很有必要。年輕人在外工作打拼真的不容易,能夠出人頭地、衣錦還鄉者終究只是少數,所以作為老家的親朋好友,也別只以他們事業的成敗、收入的高低來衡量他們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更不能指望著他們能給自己買多么貴重的禮物,給自己的孩子多少壓歲錢。那樣不但會導致親情友情的變質變味,也會讓他們不堪重負。其實只要他們平安回家了,只要他們來看望你們了,那就是一份難得的心意,值得珍惜的情感。
王寶強曾經唱過一首歌,里面有句歌詞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不但應該是“回家者”的心聲,也應該是“在家者”的心聲。千里迢迢,舟車勞頓地回家過年,終究還是為了親情,為了團聚,而不是為了炫耀物質、索取金錢。(原載東方網 作者苑廣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1-22漳浦12名留守兒童新年心愿:爸爸媽媽回家過年吧
- 2014-01-20《老爸太囧》劇組將在廈門過年 現身中山公園做義工
- 2014-01-20丟錢的熊大姐夫妻倆返鄉過年 善款捐贈給家鄉學校
- 2014-01-16漳浦留守兒童想陪爺爺過年 寫心愿讓爸媽回老家圍爐
- 2013-12-18“暢通返鄉路”又有新動作 包動車送員工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