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及下轄縣級市城管局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考試錄用城管,始于2003年。截至2012年,常州一線城管隊員中有12人擁有碩士學歷,但目前只剩下董彩英一人?!懊總€人的選擇都是理性的,就像有的人離開,或者我還在執法一線。”對于自己的堅守,董彩英覺得是工作需要,對于別人的離開,她很能理解。(1月15日《人民日報》)
與當年碩士進入城管隊伍一樣,如今高材生們逃離一線的背后也是公眾一片吐槽聲。其實,不管是碩士考入城管隊伍還是城管“逃離”執法一線,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是人才流動的一種合理動向,符合正常的人才流動規律。
碩士選擇進入城管,與很多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念一樣,大多數是由于“編制”的誘惑力。在這方面,每個人都有自主的擇業觀念,選擇進入城管隊伍也是一種合理的擇業方向,與進入企業、公司等單位并無不同之處。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自己喜歡和愛好的,能夠實現自己價值的,就是對自己最合適的工作。
其實,進入城管隊伍,只是碩士畢業生人生職業規劃的第一步,并不是工作方向的終極目的地。在工作中,作為碩士的高材生,也會充分發揮出自身特長和優勢,為城管執法工作注入更多鮮活的因素。而表現出色的他們,也會得到領導的賞識和同事們的信任,得到快速晉升或者跳槽到其他崗位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人才,理應給予他們流動的機會,通過流動可以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對于個人和單位而言都大有裨益。城管離開一線,表面上看是人才的流失,實際上是人才實現自身價值的自然歸宿。比如,某些碩士進入城管執法隊伍后,自身專業特長和優勢與職位不相匹配,通過考錄方式另謀高就或調動到其他合適職位,就是人盡其才的一種合理歸位。
實現人才的價值,就需要拓寬人才上下流動、內外流通的渠道,讓單位的新老血液不斷交換更替,形成“鯰魚效應”。如果長期從事某職業,反而極易固化自己的思維,讓工作陷入條條框框之中,缺乏創新精神和動力。而通過人才更替,就能夠不斷更新現有工作思路,創新工作理念,摒棄僵化老套的工作方法,讓單位呈現出嶄新的工作面貌。所以,我們不應對碩士城管“逃離一線”橫加指責,而是以一種客觀理性的態度支持他們的“進進出出”。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提及要“打破干部部門化,加強干部跨條塊跨領域交流。破除‘官本位’觀念,推進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在這樣的思路下,碩士城管“逃離一線”將不是一種鮮見的個例,而應當成為一種必然的人才流動方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1-16“最差城管”全是臨時工讓人大跌眼鏡
- 2014-01-1590后微笑女城管現榕城街頭 不喜歡被人叫"花瓶"
- 2013-11-21華安縣:志愿服務,城管與文明同行
- 2013-11-09四川現甜美女神城管小販:她一笑我就聽話
- 2013-11-06“僵尸車”花五元霸車位七年 城管:處理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