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
福安附小“微課程”推進“道德講堂”建設
?
開展“道德講堂”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創建的新實踐,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是進一步提升師生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福安師范附屬小學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實際出發,積極倡導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參與的教育思想,結合校本課程的開發,以“微課程”形式推進“道德講堂”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一、科學設置活動內容
每學期初,學校德育處、少先隊、語文組、音樂組、英語組共同擬定學期計劃、主題內容和負責人,每天上午利用十五分鐘時間,由學?!靶⌒切菑V播電視臺”負責組織開展活動,為孩子們送上一份份新鮮精美的“精神點心”。
周一,“成長樂園”。組織學生觀看視頻短片,如:“光輝歷程”、“安全教育”、“人與自然”、“道德故事”、“我們的節日”等,使學生們全方位了解歷史、天文、地理以及社會、人文、傳統文化等,以輕松觀影的形式實現愉悅德育的效果。周二,“我的故事”。組織學生開展成長記錄活動,把一周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如:“令人難忘的事”、“心存善心,日行一善”、“我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小常識”、“童心共筑中國夢”等內容,搬上活動舞臺,與小伙伴分享成功和快樂,感受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周三,“校園新視聽”。發動學生搜集推薦校園新歌曲和新童謠,由廣播電視臺播放,讓同學們學習、欣賞校園新歌曲、傳唱新童謠,唱紅色經典歌曲,以歌聲傳揚心聲,用歌曲潤澤童心。周四,“快樂ABC”。組織學生觀看幽默夸張、喜聞樂看的英文動畫片,欣賞傳唱英文童謠,品嘗“英語快餐”,感受異域文化。周五,“紅領巾之聲”。“小星星廣播電視臺”的小記者記錄少先隊活動,在“紅領巾之聲”中進行展示,傳達同學們的收獲與心愿。
二、積極搭建活動載體
學校還建立了由師生共同組成的“流動宣講團”、“環保宣講團”、“實事宣講團”、“故事宣講團”、“師德宣講團”等,進一步深化“道德講堂”建設,不斷提升活動成效。
“環保宣講團”。圍繞每年的“2月2日世界濕地日”、“3月12日植樹節”、“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節日,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感。“實事宣講團”。每天早上課前開展學生“微講堂”時事述評活動,暢談“我與中國夢”,引導學生關注國際國內形勢,堅定理想信念,自覺把個人成長和國家和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故事宣講團”。每學期舉辦一次“故事大王擂臺賽”活動,“故事宣講團”成員發揮各自所長,精彩講述具有鼓舞性、激勵性、說服力和召喚力的故事,引發同學強烈共鳴。“師德宣講團”。學校利用每周一晚上的全體教師會議,按照中央文明辦規定的環節步驟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引導全體教師內煉素養,外塑形象,長崇德向善之心,行遵德守禮之事。
三、有效延伸活動平臺
充分利用家長學校這個有效載體,進一步拓展“道德講堂”建設。學校每學期舉辦兩次以上家長會,學校領導、教師與家長充分溝通,反饋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參與各類校園活動所獲得的成績,增進溝通,取得支持。各年段家長委員會,適時開展年段老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親子活動”,如:“親子共讀”,讓家長和孩子在校園的“快樂書吧”共讀好書、同沐書香;開展“親子游”活動,感受自然風光,增進親子關系;舉行“文藝繽紛秀”活動,孩子和家長一起演奏樂器、歌唱、表演小品等,增強藝術熏陶,培育優良品質。??????????????? (福安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