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走廊上有積水和垃圾。
福州新聞網訊 “我家住古田路柳前巷11號,德天泉澡堂樓上。現在柳前巷小街巷改造快改造完了,可我們樓獨門獨戶出租戶又多,衛生差誰來管呢?物業、居民自治委員會都沒有,社區也沒給我們派保潔員。”7日上午林女士致電本報熱線968800,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區遭遇“無人管”。
7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柳前巷,7號樓一名依姆告訴記者,該樓衛生歸閩都社區管。記者繼續前行,在德天泉澡堂大門旁看到一個樓梯口,從外面看不到樓號。據了解這是11號樓,走進樓梯口,記者看到收信箱上放著兩三封信和一個塑料杯。二樓走廊上有積水,水中放著用來墊腳的紅磚頭,地面上還有風干的糞便。三樓樓梯轉角處堆滿了舊木板、塑料袋、紙盒等物品。
記者隨機詢問了幾名上下樓的居民,一個居民說:“我在這兒住10年了,從來沒看過有保潔員掃樓道,大家都是各掃門前雪,可這里出租戶越來越多,衛生一塌糊涂。”一名匆忙下樓的小伙子也稱從沒見過保潔員。
閩都社區衛生主任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在貼錢了,我去年10月份接手,從上一屆衛生主任開始,11號樓24戶人家最多時也才收到7戶的垃圾處理費。由于出租戶多,11號樓還沒達成一戶一表改造意愿,垃圾處理費都是登門去收,不能綁定在水費里。”閩都社區蔣書記向記者介紹,原來德天泉澡堂改制前委托社區負責11號樓的衛生,德天泉澡堂會貼些錢,但后來就不貼錢了。柳前巷絕大多數小區都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員會,或已經進行了一戶一表改造,9元垃圾處理費直接從水費里代扣,而且居民自治委員會同社區保潔人員自行協商,向該區居民收取一定的費用用于打掃樓道。而11號樓出租戶多,居民自治委員會要求至少有5個產權人,他們不愿發起,社區也沒辦法。社區偶爾也讓垃圾清理人員幫11號樓掃樓道,但其實這工作應該由物業做。
(福州晚報記者韓颯文/攝)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