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西街:活版“清明上河圖”盼增色添香 2014-01-08 09:59?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
西街,是有鄉愁的地方。而事實上,對于很多人來說,西街還是現實中的機緣,和比鄉愁更貼近生活的情愫。 |
“記憶歷史風貌都要留住” ——古城保護專家吳永安 來到泉州市城市規劃建設專家顧問組成員吳永安的家中,他翻開了一本“空中看泉州”的攝影作品集,笑著說:“西街,是最具泉州風貌、最具保護價值的地方,每個角落都很精彩。”他指著照片上的紅屋頂說:“這些紅瓦有時間的積淀,有質樸的美。” 在吳永安的筆記本上抄著上世紀60年代國家副主席董必武游泉州留下的詩——“東西雙石塔,南北一條街。夢現桑蓮境,醒存水目懷。清泉隨地涌,曲巷有花齋。蓬勃新生氣,何妨且住佳。”寥寥數語,魅力西街的形象躍然紙上,讓吳永安感嘆,“西街故事多啊!” 作為古城保護專家,吳永安認為西街的保護和發展要堅持三個原則——留住記憶、留住歷史、留住風貌。“在保持原始風貌的基礎上,修繕、補充一些相應的配套設施,保留老西街的原汁原味,這需要專業團隊,也需要政府投入。” “已經消失的就不要重建了” ——原泉州市文管辦研究員鄭煥章 2004年5月到7月,受市城鄉規劃局之邀,九三學社泉州市委員會“泉州舊城區遺址遺跡”文物考古科研課題組8位專家和特邀專家學者曾對西街片區開展實地踏勘。鄭煥章就是當時的文物考古科研課題組成員之一。 “西街改造整治,要著眼于名城保護、傳統民居維護和旅游資源開發,做實實在在的好事。”鄭煥章說,一些歷史上有名的文物和史跡如肅清門、蔡清“蒙引樓”等,已經拆毀消失,就沒有必要耗費大量資金、人力重建,“復建建筑一來與現存建筑不相協調,新不新舊不舊,地位尷尬;而且復建占用地面,對交通、當地居民生活等會造成較大影響”。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