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絲善行團”將支票交給永恒陽光饅頭店店長阿峰
□早報記者 許小程 王盼琛 詹偉志 通訊員 王可 文\圖
昨天早上,“鋼絲善行團”來到石獅,向永恒陽光饅頭店捐贈善款10萬元,5個多月來,免費饅頭店累計收到社會捐款25萬元。
“鋼絲善行團”的發起人鋼子是“網絡首善”,他隱身在網絡ID背后,捐款不留真名。自2011年11月開始網絡捐贈后,其個人捐贈近千萬元,是中國第一個利用微博捐款超百萬元的人,網友被其愛心所感動,成為其粉絲,約定共同扶助弱者,組成“鋼絲善行團”。
免費饅頭店 獲捐10萬元
去年8月份,免費饅頭店遭遇經營困境后,石獅市湖濱派出所的民警也非常揪心。一方面,所里發動民警為饅頭店捐款,另一方面教導員戴從軍與石獅網絡名人“獅城蒼狼”取得聯系。“獅城蒼狼”將情況反饋給“鋼絲善行團”,對方旋即確定了10萬元的捐助。
昨天早上,19人組成的騎行隊員開進了石獅,在德輝廣場他們將10萬元的支票交給永恒陽光饅頭店長阿峰,石獅慈善總會也設立賬號,對這筆捐款進行管理和監督。團隊領隊林納森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說,來石獅前他們還在泉州市區探望了一名患病女孩,向她送去了5000元慰問金。選擇免費饅頭店作為捐助對象,他說基于對方純粹奉獻不求回報的方式,與“鋼絲善行團”的理念吻合,他希望愛心饅頭店能將善良的理念繼續傳遞下去,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
“加上這筆10萬元捐款,社會捐款已達25萬元。”阿峰說,“大部分人都沒有留下姓名,每次捐款數額從幾十元、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較大數額的捐款,是一筆5萬元和3萬元,但是兩人都沒有留下身份信息。
“前幾天,一個30多歲的男子,提了一袋錢進來,撂下了就走了。”阿峰打開袋子,里面是一捆又一捆的零錢,100張一元錢捆成一捆,總共有6捆,還有一毛、五毛、一元的零錢,阿峰數了一下,有700多元。“那個男子說他存了很久。”阿峰仔細將這筆錢記錄下來,并存到銀行。

收到的零錢捐款
工資1000多元 每月來捐款
自愛心饅頭店接受社會捐助后,每月都可以看到一個同樣的身影來捐款,20元、50元、100元、200元……不管面額大小,每一張紙幣拿出來前都經過嚴嚴實實的珍藏。穿著破舊、滿臉滄桑的他名叫鄭先貴,今年57歲,是貴州人。
鄭先貴說,2008年,他離開家鄉南下打工,輾轉于廣東、莆田打工都不順利。去年他來到石獅找工作,然而一連三次求職都失敗了,身無分文的鄭先貴,“發現”了永恒陽光饅頭店這家免費餐館,靠著免費饅頭他總算可以填飽肚子。幾天后,阿峰也注意到鄭先貴遇到困難,主動與他溝通。在阿峰的幫助下,鄭先貴在石獅八七路一家飯店,找到了一份洗碗的工作,生活總算安定下來。此后,鄭先貴時不時都會回來吃饅頭。
雖然每月的工資只有1000多元,但鄭先貴對于慈善毫不吝嗇,去年雅安發生地震后,他到處尋找途徑捐款。“去年8月份,老鄉給我打電話說饅頭店遇到困難,我立馬跑過來。”當時,鄭先貴捐了20元,“錢雖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此后每個月,鄭先貴都會來捐款,“掙得多就捐多點,掙得少就捐少點。”從20元、50元到100元,他樂此不疲。有一個月鄭先貴領到了1800元的工資,興奮之余他一口氣捐了200元。他說,只要他在這里干活,他會一直過來捐款。

環衛工人享用免費饅頭
幕后資助者 投入未中斷
按照之前的承諾,每一筆錢的使用公開透明,并接受社會的監督。阿峰的每一筆花銷都有發票,并履行了每月公布一次的承諾。
雖然已經不是免費饅頭的主要資助人,不過幕后老板吳先生的付出仍在繼續。阿峰說,吳先生在泉州的生意已經暫停,現在他長居上海很少過來看他們。即便是這樣,他對饅頭店的關心絲毫沒有減弱,運營中很多花銷沒法開發票,“這些錢都是他自己掏腰包的。”阿峰說,雖然生意有困難,但吳先生的投入始終沒有中斷。
“25萬元的捐款已經用了5萬多元,還剩20萬元。”阿峰說,他計算了成本,只要再籌集一部分資金就可以開分店了。雖然遭遇困難致使開分店的計劃中斷,但阿峰一直把這事掛在心上,計劃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免費饅頭大事記
2011年8月3日,石獅市區曾坑社區霞角,永恒陽光饅頭店開始營業。“所有饅頭免費送給各種貧困人群,不對外售賣。”時至今日,已有90多萬個饅頭免費送出。
2013年8月初,免費饅頭店迎來兩周年,幕后老板吳先生現身,他因生意遭遇困難無法維系饅頭店高強度的開支,免費饅頭店正式面向社會募捐并尋求理解。
2013年8月19日,免費饅頭店接受第一筆社會捐款,一名中年男子走進來塞給店員阿峰1000元,隨即轉身離去。
2014年1月5日,“鋼絲善行團”向免費饅頭店捐贈善款10萬元,5個多月來,免費饅頭店累計收到社會捐款25萬元。
鋼絲善行團
“鋼絲善行團”發起了一個以“鋼絲騎士行、一站一救助”為主題的活動,計劃駕車行遍全國所有省會城市,在每個城市尋找、核選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號召全國鋼絲成員及愛心人士進行捐助。去年9月份,“鋼絲善行團”開啟了他們第一季活動,走過全國15個城市,行程8500公里,捐款500多萬元。
去年11月23日,由來自五湖四海的19名愛心人士相聚,組成車隊,開始了第二季活動。他們從長沙出發,由3輛摩托車、4輛隨行供給汽車組成,隊員的年齡涵蓋了“60后”到“90后”。此前他們已相繼探訪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多戶人家,為他們送去愛心。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