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抽樣進行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對中學生增加了引體向上的內容。而引體向上一項的測試成績,初中男生有57%的人一個都做不了,高中生也有超過30%的人“向上”的數字為零(《北京晚報》12月23日《超半數初中男生引體無法“向上”》)。
作為男生上肢力量的考查項目,“引體向上”是衡量學生體質的重要參考標準和項目之一,但現實中,竟然出現了超半數初中男生引體無法“向上”的現象,這不能不讓人對初中生的體能素質產生擔憂和不安。而與此同時,學生體質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市中小學生肥胖、視力不良檢出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影響本市學生的主要健康問題。2012年,全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達到62.14%,肥胖檢出率達到20.74%。兩相對比,下一代的健康狀況更讓人焦慮。
實事求是的看,對于初中生而言,“引體向上”并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綜合體能素質水平,而在具體操作中,初中生“引體”不能“向上”也有體育考試選考因素的影響,比如引體向上一直是中考體育和高中體育會考的考試選擇項目之一,不管是最初的引體向上與鉛球二選一,還是后來的引體向上與實心球二選一,近幾年選擇考引體向上的學生數量確實越來越少,這也是導致“引體向上”抽測成績不樂觀的原因之一。但超半數的學生“引體”不能“向上”卻足以證明一個事實,那就是平時體育鍛煉的不到位以及體育鍛煉應試傾向兒導致的體能素養的下滑。
在目前的學校教育教學程序化過程中,體育的分量即便一再被有關部門關注和強調,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隨著學生數量的集中和學校體育場所、基礎設施的匱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和空間大大縮小。同時,從安全角度考慮,從維護升學和考試成績的畸形功利性初衷出發,越來越多的學校并沒有把十分的勁頭放在提升體育教學和學生體能培養提高上。雖然目前“陽光大課間”、開足開全課程一再被強調,但與一天集中的高強度室內學習相比,與城市孩子返家后大多困囿于家庭相比,屬于孩子的鍛煉時間和活動時間確實太少太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又如何能讓孩子有健康的體魄和過硬的體能素質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解決讓座問題不能寄望于道德綁架
- 2013-12-30完善道德“生態系統”
- 2013-12-30志愿服務彰顯社會道德力量
- 2013-12-30貼心幫扶道德模范讓好人有好報
- 2013-12-30道德之樹 不應掩蓋事實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