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是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人們熱衷于鄰里關系融切。曾幾何時,我們開始感嘆:“比鄰而居,心卻遙遠!”可是否捫心自問:“關愛鄰里,我做了什么?”鄰里之間多一些了解、關愛、互助,讓鄰里關系成為一種“自覺”,是構建良好鄰里關系的基礎。鄰里守望,善行天下,是大家的共識,也是我們的共同行為。
我們懷念兒時的那種農村鄰里關系,不論誰家有“紅白”喜事,只要得到消息,二、三十戶的村民小組,每家每戶都得出一個人幫忙,不用召集、不用主戶人家邀請,紛紛前來幫忙捧場湊熱鬧,那個熱門勁現在想起來真叫人羨慕。改革開放后,農村這種固有的模式也被打破,上北京、下廣東,青壯年外出打工謀生,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誰家有個什么事,心有力不足,不但幫不上忙,就連相互來往的人情也有很多漏掉了。本來很親近的鄰里關系,也在漸變漸遠。
更不用說住進新型小區的那些人了,住房分散,誰家有個事,就連通知下就有點難,召集更不用談。當然,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深入,原有的鄰里關系格局被打破,人們不得不重新建立起新的鄰里關系,也包括城市的鄰里關系在內。在由人組成的社會里,誰家沒有個事,誰能保證一生不求人,修善好鄰里關系,建立起友善的鄰里關系,顯得尤為重要了。
建立良好的鄰里關系,“相互”是前提,鄰里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只有在大家平等、友好的氛圍內,也能建立好鄰里關系。大家生活在一個小區,生活在一個公共區間里,低頭不見抬頭見,每天都會與對方打交道,是不可能回避的了的,那么也就只能修善好鄰里關系,也能讓的日子過的放心、過的舒坦。
鄰里關系不是單方面的是,是雙方及多方都要關注的事,是為他人著想多一點的事,如果一味地只考慮自己,那是種自私的行為,不可能建立起好的鄰里關系;相反,只能使鄰里關系向惡化的方向發展。大家都拿出一種態度,都有個高姿態,不在小細節問題上考慮,方可建立起良好的鄰里關系。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24龍海市地稅局開展“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活動
- 2013-12-10“廈港好鄰居”微信平臺深化鄰里和美
- 2013-11-26世界問候日憶鄰里情 “能幫就幫”孕育文明之花
- 2013-11-25修鞋店愛心睦鄰里小事詮釋社會和諧大倫理
- 2013-11-12福州上下杭狀元弄“鄰里宴” 離別前的大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