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流政治話語進入民間語境,網絡流行語向主流媒體滲透,在這樣的良性互動中,改革正能量得以激發,中國力量得以匯聚
站在2014的門檻前,回望2013的中國,有十八屆三中全會高奏全面深化改革交響樂,有八項規定重樹黨政清廉之風,有一眾貪官落馬彰顯反腐“零容忍”決心,也有依然不斷的安全事故……種種讓我們或溫暖或焦灼的意象,在這一年流行開來的各種熱詞中閃閃爍爍。
在這樣的語境下,細品《咬文嚼字》編輯部日前發布的“2013年十大流行語”,頗有些五味雜陳。中國夢,光盤,倒逼、逆襲、土豪、女漢子、點贊、奇葩……字里行間透出的,是公平與正義的時代呼聲,希望與焦慮的輪番登場,喜悅共憂患的艱辛行進。
年度流行語中,“中國夢”排名第一,入選理由是,“中國夢”以其清新的理念和親民的風格為廣大民眾所認同,并日漸成為主流政治話語之一。中國夢的提出,是頂層設計,亦是呼應民心、關注民瘼。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共同”二字讓人溫暖。只有尊重每一個人平凡的夢想,欣賞每一個人微小的成功,傾聽每一個人懇切的呼聲,把草根的夢想從“土”里挖出來,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才會擁有磅礴的推進之力。這樣的頂層設計與草根吁求相呼應,觸手可及,可親可愛可信可敬,方能進入流行語范疇。
接下來的幾個流行語,則仿佛是民間社會對腳踏實地踐行夢想的不同呼應。“光盤”行動,與八項規定幾乎同時流行開來,攜手抵制“舌尖上的浪費”。據調查,全國一年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和脂肪就高達800萬噸和300萬噸,相當于倒掉上億人一年的口糧。一粥一飯,一絲一縷,不僅事關個人的溫飽,更事關大眾的福祉。從上到下,“光盤”流行,追求簡樸的同頻共振中,折射的是觀念之變、風尚之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樓道好人”夯實道德大廈的堅實地基
- 2013-12-26薌城區舉行“家庭道德公益大講堂”活動
- 2013-12-25新羅區職場禮儀知識走進道德講堂
- 2013-12-23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
- 2013-12-23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