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贛州晚報2013“新年新衣”溫暖之旅來到寧都縣小布鎮湖家邊小學、木坑小學和湛田鄉井源小學,給貧困孩子送上了飽含社會各界濃濃愛意的80個愛心包裹和贛州市民親手編織的160多條愛心圍巾。所到之處,孩子們歡呼雀躍,那一張張開心的笑臉就像冬日的暖陽一樣燦爛?!斑@條紅圍巾我要留給媽媽,她在外面打工很辛苦?!蹦究有W三年級的萬春說,長大后也做一個有愛心的人,關愛他人,回報社會。(12月25日《贛州晚報》)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裝著嶄新冬衣、手套、耳罩、圍巾以及學習用品的愛心包裹里,飄出了淡淡的玫瑰香。
在我們的社會上總會有特殊群體、困難群體,他們或許因為疾病痛苦不堪,他們或許因為年邁行動不便,他們或許因為貧寒衣食有憂,他們或許因為沒錢上學也難。這些群體有的需要更大的溫暖和關愛,有的面臨的僅僅是小困難。興許我們搭把手,就可以讓他們走過暫時的困難;興許僅僅是我們一句溫暖的話語,就可以給他們走出人生霧霾的萬千力量。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舉手之勞,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我們每個人個體的力量都是薄弱的。但是,當我們的力量匯集在一起的時候,這就會是愛的海洋,它升騰起的就會是照耀人生天空的太陽。愛心是不分貴賤的。正如這個小小的愛心包裹,雖然認購價只是100元,但這是溫暖的力量。正是這看似不經意間的平凡舉動,才更讓人們感動,細微的愛心串聯起來的就會是人間的大愛,在幫助別人中傳遞的是社會的正能量,讓困難群體感受到的是濃濃的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懷。
湖家邊小學二年級的曾佳6歲那年爸爸就死了,媽媽離家出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在了,現在跟爸爸的姑媽一起生活。他心里的愿望就是“想讓媽媽回來,還想有一件溫暖的新衣”。在看了報紙上曾佳那張想媽媽流眼淚的照片后,贛州市民黃雪珍女士很是心痛,決定以后做曾佳的媽媽,不但負擔他的日常生活,還可以幫助他完成中學直到大學的學業。小曾佳有如此的結局,無疑是讓大家感到欣慰的。
是的,對于我們而言,或許在金錢上并沒有太多付出的能力,不能給困難群體以更多的幫助,可是小小的舉手之勞也能描繪出人生的色彩。送上一本本子,送上一塊橡皮,送上一件衣服,送上一個熱饅頭,送上一雙襪子,小愛里顯現的是人間的真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30“樓道好人”夯實道德大廈的堅實地基
- 2013-12-26薌城區舉行“家庭道德公益大講堂”活動
- 2013-12-25新羅區職場禮儀知識走進道德講堂
- 2013-12-23道德模范故事匯基層巡演活動
- 2013-12-23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