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二:一把掃帚環境凈美
每天早晨6點起床,7點準時上街清掃垃圾,之后將垃圾裝入便捷式垃圾運輸車,下午3點再次走街串巷進行保潔,確保沒有衛生死角。“現在大家都自覺地往垃圾箱里倒垃圾,瞧瞧咱村這環境衛生,不比中心城區差,”界山鎮界山村保潔員柯世明告訴筆者,一年多來,“美麗鄉村”建設讓村民的生態道德意識不斷提高,整個村的環境衛生得以巨大改觀,今年還被評為“省級衛生村”。
自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泉港著力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落實衛生保潔“一清一保一機制”,每月組織開展以清臟治亂為重點的垃圾及衛生死角清理整治專項活動,環境衛生較之前有明顯改善。目前,全區共有村(居)衛生保潔隊伍100支、保潔人員700多人,配備垃圾清運車輛200多輛、并完成建設垃圾中轉站8座、垃圾池200多座、垃圾屋81座。今年,泉港2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181個項目完成投資8700多萬元,14個“清潔家園”行動計劃達標村全部通過省市驗收,界山村、錦祥社區、鳳陽村等3個示范村被評為“省級衛生村(居)”。
環境的日益改善,也激發農民群眾植綠、護綠的熱情,推動村莊綠化美化。截至目前,泉港全區完成造林10000多畝,新建9個鄉村休閑公園,7個鎮(街道)全部獲得省級生態鎮(街道)命名,81個行政村獲得市級生態村命名。
亮點三:一村一品生活甜美
后龍鎮上西村的海帶加工、前黃鎮古縣村的現代農業基地、肖厝村和惠嶼島的網箱養殖、峰尾鎮奎璧村的吊蠣養殖……如今在泉港,不僅村莊美了,一個個村級特色產業也相繼發展起來。
“美麗鄉村”建設主體是農民,農民富裕了,“美麗鄉村”建設才有源頭活水。圍繞“生活甜美”的“美麗鄉村”建設要求,泉港加快實施“現代農業發展”工程,通過資金支持、政策引導、項目帶動、制度保障等辦法,因地制宜引導各地村民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宜農則農,宜林則林,“五萬工程”實施成效初顯。目前,全區登記備案農民專業合作社53家,吸收成員近2000名,帶動4000多戶農戶;全區農業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重點龍頭企業年產值達50多億元,帶動農戶1.13多萬戶,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7000多人。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