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就得這么干!
有一種人,做好事就為了“心安”二字。他們認為,該出手不出手,心里不舒服。吳達良就是這種人。
“我知道得這么干!”這是他從橋上跳海救人后說的話。
“我知道得這么干!”這次,他還是這么做的。撿到大量現金,他首先想到的是,失主會很著急,所以第一時間去尋找失主。
得這么干,得救人助人,得拾金不昧……這是吳達良的信念,是他的本性,是他的正能量。
他還說了,“我心里舒服”。這是一個平凡人內心深處的樸實和真善美。做好事,已然成了潛意識里的一種習慣。
有這種好習慣的,不止他一個。
今年12月12日,海滄區海裕路,歹徒搶奪金項鏈后逃跑,46歲的陳再紅路見不平“拔腿相助”,在他人配合下,把歹徒追得累趴在地上。而今年5月22日,他經過同一個地方時,見義勇為追搶匪,最后與3名城管隊員將搶匪堵在雞窩里。
導報記者兩次采訪了陳再紅,得知他的老家“一貫有見義勇為的風氣”。
“得這么干”,也成了陳再紅的一種習慣。于是,當他遇到歹徒,就知道“得這么干”。
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傳遞這種正能量,內心深處有一種信念——“得這么干”!
事件回顧
從橋上跳海救人
今年10月29日跳海救人后,吳達良換下濕透的上衣
今年10月30日,本報曾報道過吳達良跳海救人的事跡。
10月29日下午,一對夫妻在廈門演武大橋吵架,妻子氣得跳海,丈夫跟著跳下去救人,結果兩人都被困在海中。
吳達良開車路過,聽見目擊市民的呼救,趕緊停車,而后穿上救生衣從七八米高的位置跳下海,給夫妻倆送去救生圈,自己卻筋疲力盡。所幸救援人員趕來,最終三人都成功被救起。
當時導報記者問他:為何有勇氣從七八米高的位置跳下去?他說,他熟悉水性。老家有一條河,年輕時他經常和伙伴從河邊的大樹上跳下,雙腳先入水,而頭部先入水的話,可能會被拍蒙,“所以我知道得這么干”。
他的樸實,感染了無數讀者。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6武平一名智障男子玩火燒身 民警火海救人
- 2013-12-05蘇永紅:舍己救人 魚水情深
- 2013-12-0324歲教師寒冬里跳下糞坑救人 學生叫他“英雄”(圖)
- 2013-12-02晉江一轎車翻倒路旁司機被困 消防撬門救人
- 2013-11-28惠安縣城一幼女自鎖家中 消防“飛檐走壁”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