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珍稀樹種為“生態美”加分
——探訪全國首個福建柏種質資源庫
漫山遍野的福建柏,成為保護晉江上游水土的綠色衛士。
扎根在大山里,它塔形的身影挺拔屹立,鱗片狀的枝葉綠影婆娑,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橫臥在加工臺上,它材質細密、紋理美觀、材面不漆而顯光澤,是建筑、家具和雕刻的高級用材。一百多年前,一名英國船長在綿延的戴云山里發現了這一中國特有的珍貴樹種,給它取了個親切的名字——“福建柏”;今天,它在安溪白瀨國有林場枝葉繁密、繁衍生息。
日前,記者走進深山里的全國首個福建柏優良種質資源庫,在這片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里,探尋福建柏的綠色身姿。
種質資源全國最多
繞過陡峭的盤山公路,在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一片平地豁然開朗,福建柏的種子園就到了。為了增加種子產量,林業工人正在為園里的福建柏拉枝矮化,四季常綠的枝葉間,隱隱可見深黃色的果球,來自全國各地的福建柏優良種質,就藏身在這里。
“這片種子園有106畝,以每畝種植40株福建柏計算,大概有4000多株福建柏,嫁接著這一樹種最優良的無性系。我們花了三年時間才建成這樣的規模,著實不容易啊。”在林場營林高級工程師陳元品和同事們眼中,看護這片種子園,如同照顧自己的孩子。
他們從廣西、廣東、湖南、四川等地收集來福建柏的優良種質,嫁接在種質資源庫中生長壯大;經過子代測定,將其中表現最優的福建柏種質穗條嫁接在種子園里,最后從種子園中采集優良種子,進行育苗,推廣造林。自2002年建成全國第一個福建柏優良種質資源庫以來,這片山林里已建成包括種子園、種質資源庫、母樹林、試驗林、示范林等在內的各類基地3351畝,每年可提供福建柏良種200多公斤和優質林木種苗200多萬株。其中種質資源庫更是目前全國保留數量最多的資源庫,為保護福建柏這一珍稀樹種資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6保護生態壞境迫在眉睫
- 2013-12-16生態文明建設要大力挖掘低碳生活的無限潛力
- 2013-12-16龍巖啟動萬名生態文明志愿者保護閩西生態環境
- 2013-12-16龍巖市提升生態競爭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 2013-12-16南安向陽人筑夢未來 堅守“生態美”求索“百姓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