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需汲取,也望愛心堅強
http://www.caoliu14.com?2013-12-17 15:08?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我來說兩句
廈門杏林東方牡丹園小區居民顏先生介紹,周末有人來小區發動我們捐獻衣物,說是要送往貧困山區,可是,我們捐獻的衣物竟然被放在小區露天的中庭里,淋了一個晚上和一個早上的雨,太讓我們寒心了!(12月16日《海峽導報》)
愛心衣物被雨淋,市民的心“拔涼拔涼”的。在各種慈善丑聞頻發的當前,市民的神經已經脆弱到了禁不起任何刺激的程度,這場雨弄得人心里像針扎一樣難受,也就難怪大家的不滿溢于言表。
志愿者已表達了歉意,也做出了解釋,我們也相信,無論是“未能一次性運完”還是“一時疏忽”都不是在推卸責任而是實實在在的原因,但市民依然有太多的理由進行批評指責。只不過,批評指責不是目的,希望公益志愿者們拿出足夠的誠意和認真勁兒來呵護愛心才是關鍵。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一事件不僅是對公益組織者們組織能力、應對緊急情況能力的考驗,更是對公眾愛心承受能力的考驗。當公益志愿者們表現出應有的悔意和改正的決心的時候,我們希望社會愛心也能表現出應有的大度,不要過于受傷,更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正如社會愛心需要呵護培養一樣,公益志愿組織也需要慢慢地培養壯大,公益志愿者們表現出與其身份相適應的能力更是需要相應的過程。如果處理得當,壞事未必不能變成好事,今天的“疏忽”如果能成為公益組織者心中一個時刻銘記的教訓,那壞事也會帶來正面影響。
希望我們的愛心足夠堅強,不會因為這一次淋雨而“感冒發燒”甚至“一病不起”;希望我們的愛心足夠堅強,可以頂住這一次事故,促使更多組織嚴密的公益志愿行為出現。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2-17海滄志愿之“花”盛放 “愛心夢”筑起“微志愿”
- 2013-12-16思明城市義工走進曾厝垵,奉獻愛心,傳遞溫暖
- 2013-12-16讓整個社會成為扶起老人奉獻愛心的有力“拐杖”
- 2013-12-16尋子撲克 一場溫馨的愛心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