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多位政協委員對年費制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能不能像手機通話套餐一樣,將貸款路橋車輛通行年費制改為套餐制,讓車主們有更多選擇?或是采用充值卡模式,推出有不同優惠模式的月卡、季卡、年卡……不少人提出過方案,但卻從來沒有改動的跡象。
眼看又到了年底,繳交“四橋一隧”通行年費的最后時限也快到了,車主們對“年費制”的討論又在網絡上熱炒了起來。(12月16日東南網)
說廈門過橋年費“從來沒有改動的跡象”似乎不是那么確切。年初,公眾就年費過高產生熱議,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當時海峽導報就曾報道,時任廈門市委書記于偉國也曾明確表示:過橋費不僅要降,還應該不斷地降,降到零為止,而且這個進程要加快。事實上,過橋年費也確實有所降低。
但2013年快過去了,掀起蓋頭,再來看過橋年費,還是存在一些坑坑洼洼。
一是收費雖然比以前低了,但還是有點高。有“降過橋費進程要加快”的說法在前,自然讓民眾對新一年的收費動向比較關切,對降價幅度充滿期待。
二是從民眾的反映看,收費呆板不靈活:廈門車不管是否需要,都遭遇捆綁交費。而某些外地車不能在網上繳費。按現行規定,“繳費只能到現場,如果想網上繳費,必須滿24個月。”這種規定,讓過橋年費“里外”不討好,被指“缺乏人性化”。
三是某些收費被指“霸王”。如未銷戶即使沒有產生通行也得交費。雖然有協議在先,可是,在部門已經出臺方案的情況下,車主其實已沒得選擇。
吐槽其實是面鏡子,照見規定不完美的一面。民眾吐槽,當然不只是滿足于吐槽,吐槽更是呼吁整改的一個個迫切訴求;有服務型政府一次次俯聽民意的先例在,有降過橋費的期待擺在那兒,我們相信民眾此次對于“四橋一隧”年費收繳意見,應該也會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與積極回應,從而再次引出政府與民眾之間的平等對話,形成又一次良性互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13廈門:學生體檢收費將上調 12月1日起按新標準收費
- 2013-11-13殘疾人坐公交被收費?莆田公交公司稱需有優惠卡
- 2013-10-31交警指定停車場收費項目違規 司機投訴討回款項
- 2013-10-23威遠樓附近停車場收費不規范 怎一個亂字了得?
- 2013-10-23福州拍婚紗照交定金 各影樓收費高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