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接二連三地看到“小孩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訛”和年輕人遇到摔倒老人不敢扶的報道,近日,河南洛陽一位老人在網上發帖:“如果我跌倒了,請年輕人放心扶起我,我會感謝你們。”并立下家規:1.不要追究撞倒我的人,他們不是故意的;2.要感謝扶起我的人,包括撞倒我的人,人家沒肇事逃逸就是好人;3.不要訛好心人,那是斷子絕孫的事。發帖老人自稱今年65歲,他在帖子中表示:“網上鋪天蓋地的‘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讓我痛心。重建互信互助的道德環境,我們這些老年人理應率先垂范……”(12月9日《北京晚報》)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條家規,但是,我感覺,這是一堂很好的公民道德課,值得我們認真反思。老人說,“如果我跌倒了,請年輕人放心扶起我,我會感謝你們。”坦蕩,陽光,親切,做人就當如此。
第一條,不要追究撞倒我的人,他們不是故意的。這句話教育我們,做人應該懂得寬容,應該懂得理解,這種寬容待人的思想境界,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當我們在糾纏于到底是撞到的,還是自己摔倒之時,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老人這句話,寬容是最重要的。
第二條,要感謝扶起我的人,包括撞倒我的人,人家沒肇事逃逸就是好人。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話,我認為,可以解決所有扶起摔倒老人的案件,人家沒有逃逸就是好人,說的真好!這讓那些質疑扶起老人的人、敲詐扶起老人的人多么羞恥。道德,真的需要靠這種感悟,靠這種引導,老人的話對我們每個人很有教育意義。
第三條,不要訛好心人,那是斷子絕孫的事。同樣十分的樸實,雖然有點自我詛咒的意味,但表現出了一種道德追求:訛人是價值觀紊亂和道德缺失的表現,好人有好報,訛人則反之。
面對老人摔倒以及扶起的問題,我們往往是通過法律來解決問題,但筆者覺得,法律也不是萬能的,我們最終還是要通過道德自省,要通過情感寬容來解決。
老人最后說,“網上鋪天蓋地的‘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讓我痛心。重建互信互助的道德環境,我們這些老年人理應率先垂范……”不要抱怨了,不要指責了,抱怨不能解決問題,批駁不能解決問,從自己做起,這是糾正社會風氣的最好辦法。老人發帖是在傳遞正能量,希望這樣的正能量多多益善。(殷建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6龍巖啟動萬名生態文明志愿者保護閩西生態環境
- 2013-12-16龍巖市提升生態競爭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 2013-12-13龍文區文明辦組織志愿者開展創城志愿服務活動
- 2013-12-13[餐飲禮儀]吃飯文明禮儀(圖)
- 2013-12-13校園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