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地吐痰,不攀折花木,不亂涂亂畫,公共場所不吸煙、不大聲喧嘩,愛護公共設施等,原本是在文明社會里每一個公民都應該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但在現實社會里,就算是這些行為準則被制作成提示語,懸掛在醒目的位置,但仍有人默然視之,依舊我行我素,作出許多不文明的行為。
前不久,一些游客在旅游景點留下“某某到此一游”字樣的不文明行為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批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我們身邊,也依然隨時隨地可以看到這些不文明行為。比如:大街小巷的墻上被張貼或噴上疏通下水道、制作假文憑等各種廣告,街道邊的垃圾桶或公園里的座椅被砸爛,一棵迎風綻放著美麗花朵的樹被人爬上去留影,背靜處隨地大小便,公共場所隨地亂扔煙頭等,絲毫不理會“請勿攀折花木”、“請勿隨地大小便”、“請勿吸煙”等醒目的標識。這些不文明行為嚴重影響了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應出一個城市市民的文明指數的素質。
筆者曾到某單位辦事,期間去衛生間,小解時抬頭看見小便池上方貼著一張提示語:“請勿將煙頭扔進小便池!”卻有人偏偏要將“勿”字刮去,變成了“請
將煙頭扔進小便池!”然后又有人重新用筆在空白處填上了“勿”字。真是匪夷所思,有人不想遵守也就罷了,還偏偏費勁心思,耗費精力去將“勿”刮去,想以此誤導別人作出不文明的行為。
類似這樣的現象并不少見。在公園里,面對“請勿攀折花木”的提示語,也有人非要挖空思想,相反設法將“勿”字抹去。再比如筆者看到一個服裝店叫“燦爛女人”,偏偏有人要把人家的“燦”字敲掉,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公共場所的這些提示語,原本是為了給人們一個簡單的提示。畢竟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些生活、行為習慣,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的這些習慣都符合文明行為標準。但正是有了這些提示語,它能在你無意識地即將作出某些不文明行為的時候,起到及時提醒的作用,從而逐步樹立起文明的行為習慣。因此,這些文明提示語對于建設文明社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個人都應該尊重這些文明提示標識,并努力遵守,才能逐步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質。每一個人自身的文明程度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才能提高。
而面對那些不但不遵守文明提示語,還惡意破壞文明提示標識的人,只有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并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才能減少、杜絕這些行為的發生。不然,這些不文明行為就如一顆老鼠屎,掉進鍋里,就會惡心了整鍋鮮湯。(梁紅春)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6龍巖啟動萬名生態文明志愿者保護閩西生態環境
- 2013-12-16龍巖市提升生態競爭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 2013-12-13龍文區文明辦組織志愿者開展創城志愿服務活動
- 2013-12-13[餐飲禮儀]吃飯文明禮儀(圖)
- 2013-12-13校園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