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向陽人筑夢未來 美在深山有“遠親”
堅守“生態美”求索“百姓富”
向陽鄉坑頭村佛手基地,佛手異常的迷人。
本報訊(記者 孫燦芬 文/圖)向陽,永遠向著太陽的地方。名字聽起來很美,但是大山阻隔、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這個南安最北端的鄉經濟社會發展長期較落后,一直被列為省市幫扶重點。
但事實上,這里既有保護完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又有歷史悠久的人文底蘊,更有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如何克服劣勢、發揮優勢,近年來,向陽鄉在深山里執著造夢,致力打造以“四季花海 七彩向陽”為主題的海西慢生活基地,逐漸吸引各方發現和關注這方“世外桃源”。
堅守家園 讓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距離南安市區最遠、位于最北、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經濟最困難。也因為這些原因,一度,勞力外出、人才難留,向陽的發展缺少了人才資源的關鍵一環。
堅守家園能不能有所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吳成賢和吳盾用自己的實踐說“能”。盡管已是冬日,但在吳成賢位于坑頭村的賢芳佛手基地,粉色的佛手花在霧氣中含苞待放。將佛手與高山烏龍茶結合,吳成賢研制出了佛手養生茶,目前已在全國400多個經銷點設柜上市,下一步他還將推出佛手盆栽。“一株佛手產值數百元,大山里怎么沒有金山銀山?”吳成賢對發展家園充滿了信心。
同樣的信心也為向陽村的吳盾一家所擁有。這個年過六旬的老人,養蜂超過三十年。今年8月更成立了南安首個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除了養蜂采蜜的老本行,老人一家還積極發展多種經營,開設花卉基地,種植蘭花和中草藥。“向陽的海拔高、污染少,生產的高山蜂蜜等農產品自然質量上乘。”吳盾說,“好酒不怕巷子深”,更何況,這些農產品還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列車,“在淘寶開店不過1個月,就成交了30多單。”
除了吳成賢和吳盾以外,更多的農民也正在回歸家園。油茶、金瓜、黃花菜、高山芥菜……大量特色優質農產品相繼走出大山、對接城市,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 |
![]() |
責任編輯:李琰之 |